上市川企費用普遍偏高降成本還需政策“組合拳”
從川股中報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降成本篇
在營業收入一定的條件下,成本與盈利的關系就像“蹺蹺板”,成本低,則盈利高;成本高,則盈利低。因此,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降成本”作為重要內容之一。那么,2016年上半年四川上市公司在降成本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存在著什么問題?政府與企業有何改進措施?
費用水平千差萬別
從2016年上半年上市川企三項費用水平(即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之和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來看,費用水平普遍偏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費用水平在10%以上的上市公司就有88家,占全部上市川企家數的八成以上。
上市川企之間的費用水平相差懸殊。費用水平較低的前10位上市川企,其費用水平僅在0.78%—8.54%之間。其中,禾嘉股份的費用水平僅0.78%;其余9家上市川企由低到高的費用水平分別為:中鐵二局4.29%,成都路橋4.46%,四川路橋4.75,新希望5.67%,天原集團5.92%,天齊鋰業6.47%,高新發展7.26%,新易盛7.69%,旭光股份8.54%。
相反,有7家上市川企的費用水平高達50%以上,其中,S前鋒的費用水平竟高達135.53%,其余6家上市川企由高到低的費用水平分別為:ST川化85.42%,康弘藥業70.55%,仁智油服67.13%,迅游科技60.48%,三泰控股58.38%,華神集團50.40%。
從2016年上半年上市川企三項費用水平同比升降幅度來看,費用水平降幅較大的前10位上市川企,其費用水平降幅在24.68%—6.35%之間。其中,金亞科技的費用水平下降幅度達24.68%,其余9家上市川企由高到低的費用水平降幅分別為,禾嘉股份17.38%,長城動漫12.52%,四川金頂12.40%,天齊鋰業11.21%,沱牌舍得11.04%,ST川化10.84%,升達林業9.32%,川大智勝7.27%,海特高新6.35%。
與此相反,有6家上市川企的費用水平同比上升幅度在10%以上,其中,S前鋒上升47.38%,仁智油服上升31.31%,臺海核電上升29.08%,迅游科技上升26.83%;國棟建設上升21.96%,金宇車城上升20.54%。
費用水平及其升降幅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如費用水平僅0.78%的禾嘉股份,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5609萬元,同比增長36.67;上半年末公司凈資產為638026萬元,同比增長20.23%;實現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長4.75倍。
同樣,今年上半年費用水平同比下降24.68%的金亞科技,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646萬元;上半年末公司凈資產為34311萬元,同比增長60.48%;相反,費用水平高達135.53%,同比上升了47.38%的S前鋒,上半年虧損410萬元;公司凈資產為28758萬元,同比下降26.39%。
政企合力降低成本
對于2016年上半年上市川企三項費用水平高企且相差懸殊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有上市川企自身的原因。以S前鋒為例,今年上半年雖然三項費用合計只有653萬元,但營業收入竟然只有區區482萬元。“營業收入還不夠費用開支,這樣的公司究竟還有多少繼續存在的價值?”這位人士發出了如此疑問。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客觀原因,即單靠企業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要素成本居高不下。水電氣在企業特別是制造類企業的生產成本中占了較大比重,特別是高能耗企業,電力及天然氣成本占全部生產成本的60%—70%,但長期以來,企業用電要支付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天然氣價格因為中間環節過多而虛高。
在人力成本方面,由于近年來員工薪酬增速較快,加上“五險一金”繳費基數大,企業的人力成本支出越來越大。對此,四川省除繼續執行40%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政策外,還提出了“對經營困難企業,按規定程序報批后可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一年,期間不收滯納金。”對此,有上市川企老總表示,這是實打實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的舉措,希望能夠落到實處。
在物流成本方面,盡管近年來交通有所改善,但四川地處內陸地區,從川外、境外進入四川的原材料或其他產品,其物流成本仍然較高。“目前已協調成都鐵路局及省內鐵路合資公司,調整了達萬、廣巴、廣元西蘭渝聯絡線、南充西聯絡線等9條線路貨物直通運價,最大降幅達每噸公里9.5分。同時將督促有關部門落實好省政府提出的到2017年全省降低物流成本200億元以上的利好政策。”四川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已出臺了有關對于貧困地區企業上市進入‘綠色通道’的政策,四川省應充分利用好這一政策,支持更多的四川企業上市融資;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隨意提高貸款利率,不得亂收費。企業融資的擔保、評估、登記等費用控制在融資成本的一定比例以內。”談及降低融資成本,四川省社科院財貿與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小琪這樣表示。
經典個案
天齊鋰業降成本初見成效三項費用同比減少逾2300萬
2016年上半年,天齊鋰業(002466)三項費用水平為6.47%,比去年同期下降11.21%。其中,銷售費用1408.77萬元,同比增加256.79萬元,增幅22.29%;管理費用7061.17萬元,同比下降1189.91萬元,降幅14.42%;財務費用2567.10萬元,同比下降1388.77萬元,降幅35.11%。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采取了先款后貨方式,資金回籠良好,負債特別是銀行借款大幅減少,利息支出相應減少,使財務費用同比下降的絕對值及幅度較大。
另一方面,營業收入的增加使費用率相應下降。今年上半年,由于鋰產品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公司鋰產品銷售量增加,且銷售價格有所提高;公司旗下的張家港基地首次實現了春節期間保持連續運行的記錄;同時,通過2016年5月技術改造,目前已達到1200噸/月的產量目標;加上公司生產設備停產檢修時間比上年縮短,也相應增加了產量,保證了市場銷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0,559萬元,同比增加94,993萬元,增長125.71%。降成本的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74680萬元,同比增加70582萬元,增長17.22倍;實現每股收益0.75元,同比增長3.69倍;上半年末公司凈資產為483800萬元,同比增加43221萬元,增長9.81%。
專家觀點
霍偉東:政府應深化改革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霍偉東說,大多數企業的成本主要由要素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融資成本和稅費成本等組成,而事實上,還應該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體制性成本)。而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之一的“降成本”,已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列入其中。但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業自身努力無法降低的成本,只有依靠政府深化改革,調整制度、政策,簡政放權,才有可能為企業減負。
政府簡政放權后,會弱化企業面臨的行政、稅收、利息等供給約束,激發企業研發創新的動力,促使企業從品牌、質量、創意設計以及產品功能等方面提高自身產品的供給能力,不斷增加產品的有效供給,從而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政府簡政放權后,既要當好“服務員”,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大力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將能夠交給社會和企業來辦的事情盡量交給社會和企業;又要當好“監管員”,進一步優化省市縣三級權責清單,督促下一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繼續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將降低要素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融資成本和稅費成本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