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熱錢涌入房地產市場 明股實債成樓市躁動推手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現階段房地產市場瘋狂的根本原因,便是大量熱錢的涌入,而其中,一直是房企重要融資渠道的信托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黃金時段。
益信托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8月份,集合信托市場上共計發行595只房地產信托產品,發行規模達1549.16億元,同比上漲13.7%。具體來看,8月單月,房地產集合信托共發行63只總額237.8億元,較上年同期158.1億元同比上漲50.4%。同時,從環比來看,8月信托發行額較上月的195.9億元環比上漲21.4%。房地產業務已成為一些信托公司拉動今年盈利增長的首要業務。
而此前“明股實債”禁令也早已被機構拋到九霄云外,對房企的“股權投資”再度成為信托行業的“香餑餑”。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發行房地產信托的公司有49家,在全部68家信托公司中占比達72%。前8個月,房地產信托發行規模達50億元以上的信托公司多達8家,分別為四川信托、中建投信托、中融信托、中鐵信托、愛建信托、五礦信托、大業信托和杭工商信托。
所謂“明股實債”,就是表面上是股權投資,實際是雙方通過抽屜協議寫明僅持有股份、分享收益,但實質并不參與管理。同時,需在協議中注明在特定時間內,另一方需無條件按約定價格或條件,轉讓或回購這部分股權。有業內人士坦言,“明股實債”的好處在于優化融資方資產負債表,但壞處在于融資成本較高。
27日,有消息人士稱,監管層正在醞釀房地產類公司債的分類監管新政,其中或將大幅提高房企發債準入門檻,并對房企各類分項指標進行具體規定,進一步加強監管。再加上地方政府調控政策收緊,房地產業的高燒或將隨著貨幣政策調整而降溫。
另外,上海銀監局9月22日印發了《上海銀監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轄內商業銀行與房地產中介機構業務合作管理的通知》以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中介結構業務的合作管理,表示銀行要立即終止與有違規行為房產中介合作,商業銀行應立即終止與其合作關系,并將其列入黑名單報送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