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兩市午后窄幅震蕩 煤炭石油漲幅居前
午后,兩市窄幅震蕩。截至發稿時,滬指漲0.43%,報3000.74點,成交826.5億元;深成指漲0.59%,報10528.4點,成交1344億元。板塊方面,全線飄紅。石油板塊、煤炭板塊、次新股、券商板塊漲幅居前。
外圍市場方面,亞太股市周四普遍上漲,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半日上漲1.42%,東證股價指數上漲0.93%。截至目前,韓國首爾綜指上漲0.82%,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上漲0.92%,臺灣加權指數上漲0.95%。
消息面上,債轉股三大原則確立政府不兜底損失;年內A股已現四宗離婚揭高管們離婚背后隱秘財技;祭出“救命稻草”!73家上市公司靠賣房救急;9月機構調研逾300公司扎堆摸底個股全掃描;深港通進入倒計時李小加預計11月初宣布開閘日;國慶假消費現良好預期三維度解析食品飲料板塊;信托板塊持續逆市走強3龍頭股獲機構看好潛力足。
據統計發現,A股在國慶節前后表現良好,近十年來A股國慶節前上漲8次,下跌2次,節前一周上漲概率80%;節后上漲9次,下跌僅1次,上漲概率高達90%。過去十年中A股在10月有6次上漲,4次下跌,上漲概率為60%,其中近10年來漲幅最大的是2010年10月,當月滬指漲幅12.17%,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10月,當時正處于熊市下跌過程中,當月滬指下跌24.63%,并創出1664點新低。
不僅如此,在過去十余年,“十一”前后有三次成了市場的轉折點,實現了“大翻身”。如2010年,經過約2個月的盤整之后,當周上證指數開始上漲,并開啟了國慶節后逾一個月的上漲行情,累計漲幅超過20%。2009年,上證指數在經過了約2個月的連續下行之后,在國慶節前一周達到階段性底部,隨后出現一波近三個月的上漲行情。2011年,國慶節前一周大盤跌幅達3.04%,但節后一周市場強勢收復失地,大漲3.06%。
事實上,在“十一”的前一周,市場走出“先抑后揚”走勢的概率較大。如2010年“十一”前的一周,在前三個交易日市場基本上是不溫不火,漲跌互現,最后一個交易日突然拉升,單日漲幅高達1.72%。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銀河證券稱要關注市場變量,謹慎慢行。國慶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投資情緒走低,存量博弈格局不改。美國大選與年內加息、國內房地產結構性過熱、人民幣加入SDR、深港通臨近、多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國內外市場存在較多變數,不確定性擾動因素較多。前期反彈缺乏量能配合,本周選擇向下調整,滬指、深成指考驗半年線支撐力度。建議投資者謹慎慢行,可繼續關注PPP上下游題材、消費板塊、價值績優股。
而源達投顧則表示,目前指數仍運行在短期的下跌趨勢當中,縱然盤中有反彈也只不過是由于分鐘級別上發生了背離所致。中期來看,目前處于一個震蕩磨底的階段,正好是為節后反彈做鋪墊。即使再創新低,2950點附近也將形成強勢支撐,只是在量能未能有效放大下,多頭再次發起二次反攻還需時日。對于長假效應所導致市場成交量不足實屬正常,不必過分解讀。操作上建議持股待漲為主,切莫盲目加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