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雙11大屠殺”傷亡調查:20%賬戶單日虧損超歷史極值
“漲停到跌停只要10秒”、“全市場全品種暴漲暴跌”……中國的商品期貨市場在過去這個周末,為“雙11”這個特殊的日子賦予了新一層特殊意義。
繼“雙11”閃崩之后,商品期貨市場連續(xù)兩日維持調整之勢。昨日黑色系收盤領跌,鐵礦石、螺紋鋼、熱卷、玻璃主力封跌停,焦炭暴跌8.56%,焦煤跌5.92%。
“腥風血雨”之下,期貨私募在10月上演的業(yè)績神話被打碎。資管網數據中心的統(tǒng)計顯示,11月14日(當日結算后),納入統(tǒng)計的單賬戶產品單日平均收益率為-3.16%。20%的賬戶在當天的單日虧損超出歷史極值。
大波動的行情給不少今年新成立的CTA(商品期貨顧問)基金當頭一棒,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yè)內人士看來,加強多元化策略研發(fā)、不單純依賴趨勢跟蹤策略,成為CTA基金在亂世中生存的不二法門。
雙11“屠殺”后調整持續(xù)
復盤“雙11”當日的“屠殺”情況,今天看來依舊驚心動魄。11月11日夜盤盤初,期貨多頭再現碾壓之勢,黑色系、有色系、棉花和橡膠等品種接連大面積漲停。
20分鐘之后,情況瞬間急轉直下,由菜粕下跌開始,螺紋鋼、熱卷、焦煤、焦炭等品種迅速下跌,平均跌幅近5%,PTA、棉花、橡膠等更是在幾分鐘內從漲停切換至跌停,期貨市場上演了罕見的多空“雙殺”。
在接受本報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看來,前期上漲幅度過大,存在調整需求是本次“大屠殺”最主要的原因。
“以焦炭為例,2016年1月15日才558點左右,最高漲到2276多,不到一年漲了3倍。10月份,焦炭16根大陽線沒有回調,這種漲法實在太扭曲,我做期貨22年來從沒見過。”資深期貨炒手王凱便向記者表示。
焦炭16連陽、焦煤及鐵礦石接連大漲、有色金屬行情啟動、農產品加入狂歡,期貨市場繼4月上演黑色系行情之后,十一長假后再度陷入“瘋狂”。
一個月的時間內,縱然三大期貨交易所頻頻出臺風控措施,提高保證金、擴大漲跌停板、交易限額、提高交易手續(xù)費,但“絕代雙焦”兩個品種漲幅仍超過60%,截至“雙11”當日,整個商品市場沒有漲停過的品種屈指可數。
明汯投資總經理裘慧明便表示,本次主要的下跌原因還是前期商品上漲幅度過大,有技術調整的需求,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期貨交易者杠桿過重,造成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被強平形成市場正反饋。
“前期瘋狂的漲法是不合理的,這次的調整在我看來是理性回歸,不僅是回調。”王凱認為,從技術上講,部分品種如鐵礦石上漲時的技術缺口都沒有被回補,再往下繼續(xù)調整也是正常。
繼11月11日夜盤巨震后,11月14日期貨市場慣性下跌。截至14日收盤,白銀、PTA、塑料等9個品種的主力報收跌停,而黑色系商品表現較為強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4日的日線已包括了11日夜盤的走勢,而11日夜盤多數商品已出現大幅下跌,所以14日商品的真實跌幅遠非盤面上那么慘烈。
不過,11月15日午后,螺紋鋼、鐵礦石再遭洗倉,雙雙閃崩跌停。截至收盤,鐵礦石、螺紋鋼、熱卷、玻璃主力封跌停,焦炭暴跌8.56%,焦煤跌5.92%。
“今天是拉出了一根大陰線。鐵礦石5月合約在下午開盤30秒后被瞬間封停,封停之后,下午一個半小時的交易時間里,單邊5000張都沒有成交,這意味著在跌停板價位空方沒有止盈出來,多頭想斷頭都斷不了,今天夜盤難以避免一個大低開。”王凱分析稱,從技術角度上來看,多數品種的上升趨勢線還沒有跌破。“以焦炭為例,從日線看只有跌破1800才算跌破,從周線看差不多要破1400點。”王凱稱。
20%賬戶錄得單日最大虧損
盡管多數市場人士認為上升趨勢仍未打破,但對于大多數期民甚至是專業(yè)機構來說,“雙11”一劫已將此前盈利悉數收割。
據資管網數據中心統(tǒng)計,截至10月底,323只有持續(xù)業(yè)績記錄的CTA基金產品中,近八成產品實現正收益,整體平均收益率為4.41%,在私募基金各策略排行中位列第一。其中,冠軍產品收益率超過80%。
瘋狂的“絕代雙焦”及鐵礦石讓風格更偏激進的單賬戶產品更加受益。
據資管網數據中心統(tǒng)計,10月納入統(tǒng)計的單賬戶產品平均收益率為8.60%,七成產品獲得正收益,排名前三的產品業(yè)績均翻倍,冠軍產品收益率達到188.23%。進入11月,單賬戶產品的業(yè)績更是高歌猛進,截至11月11日,81.29%的產品獲得正收益,平均收益升至13.6%。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網數據中心統(tǒng)計的交易明細顯示,截至11月11日結算時(夜盤前),絕大部分品種以做多為主。
具體來看,PTA持多單人數占比最高,占33.65%,而PTA1701夜盤當日晚間跌幅超過9.8%。持多單人數占比超過30%的還有螺紋鋼,占32.94%,而螺紋鋼主力合約當晚跌幅為5.79%。
經歷“血洗”之后,產品收益率隨即扭頭下跌。據資管網數據,11月14日(當日結算后),在統(tǒng)計的472個單賬戶中,單日平均收益率為-3.16%。收益率低于歷史最小值的賬戶共有89個,即近20%的期貨賬戶在11月14日當天的單日最大虧損超出歷史極值。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11月11日結算時(夜盤前),權益超過10萬的期貨賬戶平均隔夜倉位為33%,最高達151%。倉位超過50%的128個,僅占27%,整體來看,大部分賬戶相對謹慎。
與此相對應,超過一半的賬戶虧損幅度在10%以內,不過也有5%的賬戶虧損超過10%。“辛苦10個月盈利400多萬,一晚上虧了506萬,周末基本茶飯不思。”一名期貨炒手向記者表示。
CTA基金面臨大考
突然而至的大調整、掉頭直下的凈值數據無疑給前期廣受追捧的CTA基金當頭一棒。對于不少新成立的CTA基金來說,大波動的行情無疑將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大考。
據格上理財統(tǒng)計,在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的火爆行情帶動下,大量資金涌向CTA基金,市場上新成立管理期貨基金數量明顯增加。在未清盤的管理期貨基金(單賬戶除外)中,有約45%成立于今年。
“今年以來商品期貨持續(xù)火爆,已經超出正常的投資邏輯。純粹做趨勢跟蹤,精準踏對節(jié)奏的難度比較大。CTA產品如果杠桿放得較高,在這種大波動的時候回撤會很大。”富善投資總經理林成棟便表示,在市場巨震的“新常態(tài)”下,CTA基金有必要加強多元化策略研發(fā)。
據記者了解,CTA基金的細分策略通常包括趨勢跟蹤、對沖套利以及商品中性策略。商品期貨的套利對沖包括同一個商品不同合約之間的跨期套利、同一個產業(yè)鏈里不同商品之間的強弱對沖等。商品中性策略則與阿爾法策略類似,多空倉位完全對沖。
“我們的產品盈虧基本是沒有變化,因為是倉位多空完全對沖的。周五的行情是全市場全品種的暴漲暴跌,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影響是比較小的。”深圳一家以商品中性策略為主的私募投資總監(jiān)表示。
同樣來自資管網的數據顯示,盡管整體表現不佳,但統(tǒng)計數據中也有20個CTA基金賬戶抓到了這波行情,日收益率超過歷史最大值。“如果只是做趨勢跟蹤策略,在市場閃崩的情況下回撤是難免的,但是對沖套利策略是可能在這期間盈利的。”資管網一位研究員向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在面臨業(yè)績壓力的同時,如何在高波動市場環(huán)境下控制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前述深圳私募總監(jiān)也表示,公司目前也在開發(fā)做多種投資周期相結合的策略,例如在上升趨勢還未改變的時候長周期策略以多頭持倉,短周期策略則可根據對風險的預判做靈活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