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71天內至少開了8個會治煤超瘋
國家發改委又開會了,這次還是部署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的簽訂。
11月16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同各省(區、市)發改委(能源局)、經信委(工信委、工信廳)、煤炭廳、省級煤監局、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國家煤礦安監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單位,召開了“推動簽訂中長期合同做好煤炭穩定供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有關地區、部門和企業進一步加快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煤炭行業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這是自9月8日以來的71天內,國家發改委就煤炭問題召集相關部門所開的第8次會議了。
此前,在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推動下,神華、中煤已分兩批與裝機容量、火電量均占全國44%左右的五大發電集團簽訂了電煤中長期合同,確定從12月1日起,按照“基準價+浮動價”的定價模式、5500大卡動力煤535元/噸的基準價格水平執行。目前神華5500大卡的現貨價格在685元-695元/噸,長協價格在585元/噸左右。
據了解,目前煤炭、發電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開始在更大范圍進行,同煤、伊泰、粵電、浙能等地方企業正在跟進。有業內人士曾對澎湃新聞稱,預計這些煤企和電廠之間可能難達成535元/噸的基準價,但在各地發改委或者相關部門的推動下,達成的基準價也要低于目前的各家煤企業的長協價格。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會議提到,近期煤炭保供應、穩價格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是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接下來的重點工作,首先要確保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釋放先進產能。供暖階段結束以后,煤價可能出現大跌,但去產能的決心不會動搖,明年供應將不會太寬松。
國家發改委稱,考慮到迎峰度冬期間煤炭需求還會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北方地區可能出現的天氣變化,針對部分地方和企業先進產能釋放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會議對下一步需要重點做好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加快簽訂中長期合同。中長期合同有利于優化資源和運力配置,穩定煤炭供應基本面;有利于煤電運上下游協調發展;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價格波動。目前,重點煤電央企已全部簽訂中長期合同,各地要加緊組織協調,引導更多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并切實健全定價方式,嚴肅違約責任,加強信用監管,確保合同有效執行。
二是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條件的產能釋放。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采暖季結束前都可按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
三是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考慮得更加周全并切實抓好落實。
四是多措并舉促進煤炭價格和市場穩定。重點企業要繼續發揮表率作用,從煤炭行業長期利益出發,帶頭穩定價格;監管部門要依法嚴肅查處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
五是加強資源運力協調。保障好供熱發電等重點用煤需要。特別是要保障好北方供暖地區電廠用煤、重點鋼廠保障居民生活用氣的高爐用煤等。
六是加強電網優化調度。促進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緩解供應緊張地區電煤供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