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盤入市去化一成 評估價上調致二手房“腰斬
深圳區域2016年11月7日-11月13日:新房備案成交量繼續走低,連續三周出現下滑,連續兩周跌破500套,及至本周已經低至469套,周內每日的成交套數僅67套,并且無一日實現破百。
觀點指數新政出臺至今一個多月,深圳終于出現了首個住宅預售證。但由于新政較強的“殺傷力”,市場觀望情緒過于濃厚,導致該項目開盤的時候僅實現去化一成。
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監測,11月7日-11月13日,深圳共計成交469套新房住宅,環比減少4.5%;成交面積4.5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9.0%;成交均價5.16萬元/平方米,環比下跌7.9%。
此外,由于受到11月8日深圳全市二手房地產評估價平均上調15%的政策影響,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下跌,成交套數“腰斬”,環比下跌58.55%。
市場觀察
11月7日-11月13日,深圳的新房備案成交量繼續走低,連續三周出現下滑,連續兩周跌破500套,及至本周已經低至469套,周內每日的成交套數僅67套,并且無一日實現破百。
周內成交最多的區域為龍崗和寶安,分別成交192套和166套,另南山成交107套,其他區的成交則為個位數甚至是零成交。
周內成交的主力樓盤主要為中糧云景國際、朗泓龍園(資料、團購、論壇)大觀、錦薈PARK、山語海等樓盤。
二手房方面,受到11月8號全市二手房地產評估價平均上調15%的政策影響,深圳的二手房成交套數跌落超過一半。
全市二手房成交套數由上周的2082套下降至863套,環比下降58.55%;成交面積由16.7萬平方米下降至10.7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5.45%。其中,關內成交413套,成交面積3.5萬平方米;關外成交450套,成交面積7.28萬平方米。
據深圳中原數據,在新政出臺和評估價的上調15%雙重政策的影響下,市場反應迅速,有74%的業主進行報價下調。
11月7日-11月13日,深圳新獲得預售證相較前幾周“冰點”的情況有所好轉,有1個項目獲取預售證,這也是十月之后一個多月內第三個獲取預售證的項目、唯一一個住宅項目。
該項目為華盛觀薈名庭(金洪觀薈二期),位于龍華觀瀾街道,本周獲取預售7.72萬平方米,合計806套住房,備案均價約為4.6萬/平。
隨后,11月11日該項目開盤,806套預售房源悉數推出,但最終僅實現一成的去化。
商業地產
11月7日-11月13日,深圳共計成交116套商業物業,環比增加26.1%;成交面積6201.6平方米,環比增加14.1%;成交金額2.87億元,環比減少12.1%;成交均價下跌23%,為46248元/平方米。
辦公物業方面,全市共計成交24套,比上周多20套;成交面積為2637.2平方米,而上周僅163.1平方米;成交金額8176萬元,環比增加2294%;成交均價310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48%。
土地市場
11月10日,深圳公開掛牌龍華、大鵬、坪山共3宗居住用地,總占地7.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
3宗地塊采用“雙限雙競”的辦法以掛牌方式出讓。競買人報價達到最高地價限價時,有意繼續競買的競買人由競地價轉為向上競人才住房面積;住房預售時,銷售均價必須低于周邊同類預售項目屆時備案均價的90%。
具體而言,地塊的溢價率被控制在5%-30%左右。以龍華地塊為例,限制最高地價28億元,折合樓面價2.38萬元/平方米,溢價率30.23%;地塊商品房(資料、團購、論壇)住房預售時均價不高于5.67萬元/平方米,最高銷售單價5.98萬元/平方米。
對比3宗地塊的出讓要求,基本與“深八條”涉及的競配人才住房面積、提高保證金比例、嚴查土地購置資金來源、執行7090規定、加強銷售價格管理等規定相符,這表明目前深圳正逐步落實調控的具體措施。
政策與市
自11月15日開始,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將調整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公積金繳存職工家庭名下在深無房的首付比例最低為30%,名下在深擁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
事實上,深圳公積金購房首付比例有過調整,一是2015年4月7日始首套住房首付款比例為20%,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為30%;二是去年9月1日起,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