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超半年 部分企業因遵從成本高放棄優惠
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已經半年有余,在這段時間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間接稅合伙人周澔宇接觸了百余家營改增企業,他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企業情況不同,但面臨三個比較有共性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因為增值稅遵從成本比較高,導致企業最終放棄享受優惠政策。
企業放棄零稅率政策
“現在企業面臨的普遍性問題之一是增值稅遵從成本比較高,這導致一些企業放棄相關優惠政策。”周澔宇稱。
隨著營改增全面推開,跨境服務免稅和零稅率優惠政策拓展到更多的行業。不過,一些能享受零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因為稅收遵從成本較高,放棄享受零稅率政策,選擇更為簡單的免稅政策。但實際上零稅率政策優惠力度要大于免稅政策,采取零稅率政策國家會給予企業抵扣購進的貨物或服務的增值稅,而采取免稅政策則沒有這項抵扣。
周澔宇表示,對于一些進項抵扣不高的企業,如果采用零稅率政策走的申報流程非常繁瑣,每個月都需要申報,無論是內部人做這些事還是將這些業務外包出去,都是一筆可觀的支出,而且如果申報內容出現問題,在稅收檢查時企業承擔很大風險,因此一些企業就放棄零稅率政策,而選擇簡便的免稅政策。
“如果一家企業進項稅抵扣只有一二十萬元,他可能選擇放棄零稅率政策,因為雇傭一個人來做這件事的支出也比較大,而且一旦做錯了,還承擔較大風險。”周澔宇稱。
連鎖企業合并申報難
大型連鎖企業擁有眾多的分店,但在營改增推開后,能夠采用合并申報的企業非常少。
“像餐飲連鎖或者物流連鎖企業在全國有千家店,它如果不能去做增值稅合并申報,每家店獨立納稅,那最后千張增值稅發票管控非常困難,工作量很大。目前全國只有少數大型國企比如航空公司能拿到合并申報資格,而且全國不到10個省份出臺了跨省合并申報政策,很多地方省內甚至設區的市企業都不能合并申報。”周澔宇稱。
之所以出現連鎖企業不能合并申報難題,周澔宇分析認為,這主要與當前國家財稅體制和稅收管控難度相關。
他稱,合并申報按照現行的政策是合并后稅交至總部,如果增值稅采用合并申報,那企業總部所在地將拿走所有稅收,而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則喪失了這部分稅收。因此各地維護自己利益使得企業合并申報增值稅困難。
另外,合并申報增值稅對企業來說更加簡易,但對稅務機關來說監管難度較大,因為一地稅務機關比較難掌握這家企業在其他地區經營情況。
部分實操政策待明確
周澔宇表示,目前企業面臨另一個比較普遍的難題是,部分增值稅政策還不夠明確,實際操作中比較困難。
比如,現在稅務機關明確企業提供服務給境外,可以享受免稅優惠政策,如果該服務不完全在境外消費,則不可以享受免稅政策。
“實踐操作中,企業提供的服務是用于境外還是境內很難掌握。比如國外總部要求中國子公司研發一個產品,但最終這個產品是否生產,生產后是否賣給中國,等等都可能影響這項政策的選擇。”周澔宇稱。
其實為了解決營改增后面臨的許多實際操作難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期出臺了幾十份補丁文件,明確操作細則。
而近期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京召開全國稅務系統營改增工作視頻會議,提出開打營改增第四場戰役——“改進好”,完善政策措施的第四場戰役正式開打,也意味著營改增新一輪政策補丁將出。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表示,今年前8個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整體減稅共計2493億元。今年5至8月,四大行業累計實現增值稅應納稅額3127億元,與應繳納營業稅相比,稅負下降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