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美債或將拋售,美國債務危機核彈或將出現
2022-10-16 12:07:17
美國勞工部在10月13日最新公布的9月CPI同比8.2%高于預期,核心CPI重回40年高位,這表明美聯儲在11月連續第四次加息75基點箭在弦上,在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已將日本國債及其日元推到谷底之際,美國公布的CPI報告粉碎了美聯儲鴿派轉向的希望,并強化美聯儲將在12月份的利率會議上繼續加息75個基點的觀點。
美聯儲副主席布雷納德在10月11日表示,大幅加息需要時間才能降低通脹,確保通脹降至目標要一段時間內保持限制性利率政策,但又說,美聯儲會考慮到利率升高、美元走強的溢出影響。
這意味著向市場發出了美國的借貸成本繼續飆升、美元指數走強和美國經濟離陷入衰退更近的預期,預示著美債收益率將會持續保持高位,并影響包括日本央行在內的機構對美國債券的新一輪押注和定價。
緊接著,美銀分析師指出,到2023年第一季度,美聯儲政策利率、美債收益率都可能升至4.3%-5%的范圍,這表明,美債存在繼續被大幅拋售的預期,流動性減少,波動性增加,處于廣泛的清算模式。這里要說明一下,債券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收益率上升代表拋售量大于購買量,被投資者遠離。
BWC中文網國際財經團隊在10月9日通過電話和在線調研的方式對數位美國債券交易員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在不受美聯儲掌控的通脹推手持續存在的背景下(全球化、勞動力市場、大宗商品供應鏈問題),美聯儲繼續大幅加息是美債市場面臨的最大尾部風險。
數據顯示,10月13日,作為全球資產價格之錨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再次漲至近十五年以來的最高水平4.0%,該收益率已經連續10周收高,且創下50年以來的最長凈拋售時間紀錄,反饋短期利率預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躍升至4.50%,達到十五年來的最高位。
而自美聯儲9月利率會議后發出“更快更高更持久”的加息信號以來至今,該收益率已經上漲了50個基點,并一度觸及4.0%,通常與利率預期同步變動的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繼9月26后再次飆升至4.3080%,接近2007年5月以來的高度。
而這背后的主導力量是作為美債基石級別的最大買家日本正在為美債的歷史性拋售做出貢獻,比如,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日本市場目前正在拋售美債,并可能會推遲購買美債。
但現在美聯儲還幾乎沒有顯示出從其超鷹派加息立場上明確退縮的跡象,這將給日本央行捍衛日元和堅持其日債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
10月13日,美元兌日元繼續走強,保持在147日元區間,跌破9月干預水平,日元兌美元創24年新低,在此背景下,高盛的宏觀策略師估計,美元可能還會上漲8%左右,使得日元跌至155附近,超過亞洲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自今年3月以來,日元兌美元已經貶值了近25%,這將給日本金融市場帶來更大的拋壓。
據日本財務省10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的三周內,總計達40091億日本資金悄然撤離日本金融市場,這也使得日本10年期國債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未能達成交易,其中,僅在9月30日當周外資就凈拋售了15656億日本債券和5018億的日本股票。
緊接著,日本財務大臣重申,最近日元大幅單邊波動是不可取的,如果日元“急劇且單方面”的走勢持續下去,我們將做出各種努力,會隨時果斷入市干預,以免在外匯干預中面臨限制。
據日本財務省10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拋售美債置換美元以購入日元的力度非常猛烈,使得日本9月份外儲至少減少了540億美元至1.24萬億美元,創有記錄以來單月減少量的最大值,且為連續2個月下降。
數據顯示,日本央行僅在9月22日和10月2日這兩次干預就消耗了5.8萬億日元(405億美元),隨后,日本財務大臣解釋,外匯干預是外儲下降的一個因素。
而BWC中文網財經研究團隊據日本財務省歷次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自今年3月美國開啟加息以來至10月5日,除了日本央行外,還包括日本的養老基金、幾家日本的大銀行基金等在內的日本官方機構已經持續凈拋售了高達230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長連續拋售紀錄。
而BWC中文網財經研究團隊通過日本央行此前幾次干預的行情數據表明,日元只是出現短暫的回升,效果并不明顯,很快就掉頭向下,這表明日本央行在美國財政部明確拒絕提供支持的背景下,存在對日元貶值失去控制的可能,屆時每一次干預都會使美國收益率大幅上漲。
這表明,日本央行為捍衛日本國債收益率上限和日元使得積極清算美債的趨勢還將會持續,如果日元持續貶值突破148水平,日本央行除了拋售存放在國際清算銀行中1355億美元的存款外,還會繼續至少拋售1.04萬億美元的美債作為捍衛手段,如果日本國債收益率和通脹出現持續飆升的預期,日本甚至存在清倉美債可能,美聯儲公布的數據也在印證這個趨勢。
據美聯儲在10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5日的四周內,全球央行共拋售了810億美元美債,僅在過去的一周,他們就拋售了290億,且為2年以來最大的月度拋售規模,使得全球央行的累計美債持有量下降至2.91萬億。
按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解釋就是,如今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看起來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出現的風險驚人地相似,美聯儲激進追趕式貨幣緊縮政策正在朝美國債務經濟火藥桶里扔金融核彈,美國金融市場和債務危機的核彈或將被正式引爆。
雪上加霜的是,截至10月12日,美國債務總額已經突破31.1萬億美元,占GDP之比高達125%,這也意味著已經非常接近31.4萬億的法定債務上限“紅線”,去年12月,國會將聯邦債務上限增加了2.5萬億至約31.4萬億。
這表明美國財政部的借款授權即將用盡,這在最大的美債買家日本不再繼續為美債買單的情況下,更將美國國債推至“財政懸崖”,甚至美國聯邦會可能再次出現關門危機。
對此,資深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在10月10日表示,現在,美聯儲無論做什么,都會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不會馴服通脹,隨著美國股市和債市被市場拋售,美國信貸市場風險激升,及經濟衰退預期增強的背景下,華爾街正在等待美聯儲服軟投降,問題是美聯儲能堅持多久!
緊接著,美國華爾街金融大鱷吉姆·羅杰斯亦表示:現在的“美國債務無處不在,印鈔無處不在,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最終美國的債務經濟將要付出代價“。
因為,美國金融市場在“高通脹、高利率、低增長及高債務”這套組合下,美聯儲的政策針對自己的經濟和挽回自身信譽而不考慮溢出效應時,很可能透支美國金融資產的信貸,強勢美元指數周期最終會反噬美國經濟,這在美聯儲二號人物的最新講話中得到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