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頻道雨城遺案(雨城血案)
巨額的黃金寶藏,富可敵國的鉆石珠寶,試問誰會不想擁有?誰會不想一夜暴富?那些流傳的神秘寶藏,引領著太多的探險者前赴后繼的追逐。人類自古就有貪婪之心,誰都想擁有這世界上令人羨慕的巨大寶藏,而那些傳奇般的寶藏,誰能獲得其中之一,便可翻云覆雨,改變世界……怎么樣,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那就趕緊來一起尋寶吧!
1 亞馬遜密林的黃金城
在古代,有一個以南美秘魯為心的印加帝國,十分強盛,京城內所有的宮殿和神殿都是用大量金銀裝飾而成,金碧輝煌,燦爛無比。
16世紀初,西班牙人推翻了印加帝國,掠奪了所有黃金寶石,西班牙統帥庇薩羅聽說印加帝國的黃金全是從一個叫帕蒂的酋長統治的瑪諾阿國運來的,而且那里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庇薩羅立即組織探險隊,開赴位于亞馬遜密林深處的黃金城。
然而在這個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里,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恐懼和死亡,這里有猛獸毒蛇,有野蠻的食人部落,有迷失道路和威脅,一支支探險隊或失望而歸,或下落不明,使庇薩羅遙望這片森林只有以想象自慰了。
隨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和德國人風聞黃金城的消息,誰都想一攫千金,于是蜂擁而至,深入亞馬遜密林。其中,有位叫凱薩達的西班牙人率領約716名探險隊員向黃金城進發,在付出550條性命的慘重代價后,終于在康迪那瑪爾加平原發現了黃金城和傳說中的黃金湖,找到了價值300萬美元的翡翠寶石,然而這僅是黃金城難以估價的財寶中的微小部分。
傳說中的黃金湖就是哥倫比亞的瓜達維達湖。在17世紀初時,一位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國王的侄兒向人們描述了在黃金湖畔所舉行的傳統加冕儀式:當時,王位繼承人全身被涂上金粉。
如同黃金塑就,然后在湖中暢游,洗去金粉,他的臣民紛紛獻上黃金、翡翠,堆在他的腳旁,這位新國王將所有黃金丟進湖中,作為對上帝的奉獻,這種傳統儀式舉行過無數次,可見黃金湖的蘊藏量對人們的誘惑了。
從16世紀以來,對黃金湖的打撈一直沒有停止過。1545年一支由西班牙人組織的尋寶隊,在3個月時間內就從較淺的湖底撈起幾百件黃金用品。1911年,英國一家公司挖了一條地道,將湖抽干了,但太陽很快地把厚厚的泥漿曬成干硬的泥板,當英國人再從英國運來鉆探設備時,湖中再度充滿湖水,這次代價巨昂的打撈歸于失敗。
1974年,哥倫比亞政府擔心湖中寶藏落入他人之手,出動軍隊來保護這個黃金湖,從此再也無人能夠接近這批寶藏。于是,神秘的黃金湖便成為一個無法揭開的謎底了。
2 “阿波丸”號寶藏
在二戰沉船中,懸而未決的寶藏之謎不止一件,其中最為神秘莫測的莫過于日本“阿波丸”號的沉沒了。
為了向東南亞日本占領地區的盟國戰俘和僑民運送救濟物資,美國同意指派一艘日本民用船只在日本至中國東北、上海、臺灣航線和日本至東南亞航線運送物資而不受到盟軍的進攻和檢查,這艘船就是“阿波丸”號。
為了與其他船只有所區別,“阿波丸”號的兩舷及煙囪上都用油漆刷上白底,中間畫出綠十字。這個標志成為“阿波丸”號的護身符。不過,在1945年4月1日的午夜時分,白底綠十字并沒有能夠保佑行駛在中國福建平潭牛山島海域的“阿波丸”號免遭美國潛艇“皇后魚”號的襲擊。
“阿波丸”號的沉沒不僅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海難事故(乘員 2009人中死亡2008人),而且還有可能埋藏了價值幾十億美元的黃金、鉑金、珠寶以及無價的文物和藝術品。而在這些文物和藝術品中,是否包括了丟失的“北京人” 頭蓋骨化石則成為謎中之謎。
所有與“阿波丸”號相關的證人都言之鑿鑿地介紹了“阿波丸”號所裝載的寶藏。據日本1979年5月2日的報道,日軍陸軍伍長森川加光事后回憶,在憲兵隊的嚴密警戒下,從新加坡南方開發銀行地下金庫取出長寬各30厘米、高約20厘米的木箱幾百件,分裝26輛卡車運送到“阿波丸”號船上。
除了有可能存在的黃金、鉑金等貴金屬,“阿波丸”號上是否有丟失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成為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記者李樹喜在對 “阿波丸”事件進行了多年追蹤調查后,找到了一份國外資料。
其中明確記載,“阿波丸”號所裝40箱藝術品和貴重物品中極可能包括遺失的“北京人 ”頭蓋骨化石。那么,化石是怎么遺失的呢?它為什么會出現在“阿波丸”號上呢?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3 張獻忠寶藏
明朝崇禎時期,災荒連年,顆粒無收。張獻忠率領一只由災民組成的軍隊,四處搶掠明朝政府,并迅速積累起數額巨大的真金白銀。
1644年,張獻忠占領四川成都,建立大西國。然而兩年后,張獻忠意外身亡,而他所擁有的巨額財寶,也在一夜之間不知去向。張獻忠死后留下來的財產有多少呢?
幾千萬兩白銀,按照明末1兩白銀折合人民幣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300元的話,就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于我們現在30億人民幣的購買力。他的這筆財寶到底去哪兒了?
據史書記載:在1646年秋天,他遭遇明軍和清軍南北夾擊,張獻忠明白,惡戰將不可避免,為防止財寶落入敵人手中,他預先將巨額金銀藏在四川一個秘密的地點。
張獻忠身亡后,他所聚斂的巨額財寶便不知去向,甚至沒人說得清這筆財寶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一個巨大的謊言。但在這數百年間,圍繞它的猜測和尋找從未停止過。在傳說中,張獻忠將劫來的金銀財寶藏在成都附近某處,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由于史料對此事記載非常詳實,所以在張獻忠死后的300多年里,有無數探險者到四川尋寶,但迄今為止,沒有人找到這個巨額寶藏。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古老歌謠,因被認定為破解大西王張獻忠藏寶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傳了300多年。
這筆寶藏是藏于錦江水底?埋于青城山下?還是隱于蘆山縣城(隸屬于今雅安市)?人們的猜測不一而足,其中最讓人們信服的藏寶地,就是錦江江底。無論哪種說法,都指向張獻忠將所掠財寶沉于錦江之中,地點就在江口附近。而這,為后人沿江尋寶留下了無盡的空間。
4 葬于海底的加州金礦
公元1849年,美國加州發現金礦,一時間便掀起淘金熱,西部和東部的冒險者云集此,為一寸礦地而爭奪,火并、流血整整8年后,一群群人帶著用血汗換來的黃金,準備回家,結束這種殘酷危險的日子。
一大群淘金者風塵仆仆,帶著他們的妻子、孩子,輾轉萬里,開始了又一種恐懼的行程。他們從舊金山搭船到巴拿馬,再搭騾車橫越巴拿馬地峽,最后乘船駛往紐約。
這群人離開巴拿馬兩天后,也就是1857年9月10日,所乘坐的“中美”號汽船遇上了意料不到的災難,這艘小小的汽船有750余人,吃水太緊,加上遇到颶風,狂風暴雨的襲擊使船艙破裂,海水漏了進來。
人們發現船帆被強風吹斷,鍋爐的火熄滅了,一望無際的大海使這群人感到絕望。他們組成自救隊,婦女和兒童被送上救生艇,全部獲救,但423名淘金漢連同那無法估量的黃金葬身海底。那些幸存者們個個已無法確定沉船的準確方位,這批加州黃金寶藏的下落成為一個謎團。
一位著名的尋寶專家名叫史賓賽,他曾有過尋獲幾艘在美國內戰中沉沒船只的成績,對這艘載有黃金的“中美”號汽船表示了強烈興趣。
目前,他已花費了15年時間來尋找“中美”號,并深信已找到該船沉落的確切地點,并希望在兩年內打撈出這批黃金。史賓賽似乎為解開加州寶藏之謎帶來一線光明。
但是,圣殿騎士團的主要錢財還在其他地方,在大祭司們墓穴入口處,祭壇的兩根大柱子里。這些柱子的柱頂能自行轉動,在空心的柱身里藏著圣殿騎士團積蓄的巨額財寶。”
1314年,雅克。德。莫萊大祭司被法國國王處死后,基謝。德。博熱伯爵成立了一個”純建筑師”組織,并請求法國國王準許把莫萊的尸體埋葬到另外的地方。國王同意了。于是,博熱乘機從圣殿騎士團教堂的大柱子里取走了黃金白銀和寶石。
他把這些財寶藏在棺材里,也許還藏進了幾只箱子里,并轉移到了只有幾個心腹知道的安會地方。由于圣殿騎士團長期熱衷于秘術,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神秘符號體系。據說,他們就是用這種符號體系和秘密宗教儀式來隱藏和重新取出他們的珍寶。正因為這樣,對于圣殿騎士團巨額財寶的下落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成了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6 迷失荷蘭人金礦
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有一個稱為迷信山的山區,這里荒草叢生,怪石崢嶸,猛獸出沒,到處是兇狠的響尾蛇。在山中的某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有座被人們稱為“迷失荷蘭人金礦”吸引著無畏的探險者們。
1840年末,一位名叫伯攔塔的探險人深入山區,幾經艱險,終于發現一處礦藏豐富的金礦,他仔細地作了標記,以便終生受用,從此很多探寶人一直想找出這處金礦,但很多人不幸葬身荒野,有些人則在途中慘遭印第安人們的伏擊而身亡,在通往黃金通路上障礙重重,充滿恐怖的氣氛。
后來有一位德國探險者華茲終于找到了這處金礦,他經常在山上待上兩三天,然后神秘地潛回老家,每次總會捎上幾袋高品質的金礦。知道這個金礦地點的還有他的兩個同伴,但是他倆全被人神秘地殺害了,兇手是誰?不得而知,大概和這座金礦一樣成為永久的秘密。
1891年,華茲死于肺炎,他在臨終前畫了一張地圖,標明了這處金礦的位置。1931年,一位名叫魯斯的男子通過種種途徑弄到了這張不知真偽的地圖,于是他攜帶地圖,進入了迷信山山區,然而他卻一去不返,6個月后,有人在山區發現了他的頭顱,頭上中了兩槍,樣子很慘,可以想象他一定被一種極為可怕的景象嚇呆了,那么殺手又是何人呢?
1959 年,又有3位探險者在這處山區遇害,是誰殺了他們呢?無論怎樣,兇手肯定是金礦的知情人,他們試圖保留這不成為秘密的秘密,然而,這一切阻止不了倔強的尋寶人,因而,探險者的身影、槍聲、腥血、響尾蛇、荒野的呼嘯構成了亞利桑納金礦恐怖的色調。籠罩在迷信山山區的迷霧更加使人混沌不安。
7 洛豪德島的海盜遺產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洛豪德的小島,該島并非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勝地,然而,“島不在美,有寶則名”。相傳島上藏有無數財寶,周圍海底也鋪滿耀眼炫目的寶石。在17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在偶然中發現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的沉沒地,他驚喜若狂,感覺到一個發財的機會到來了。
原來,“黃金”號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那是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里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后載滿船艙回國。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覺察了。于是,海盜們瘋狂襲擊每一艘過往的商船,慘殺船員,搶奪了大量財寶。
如山沉重的財寶,海盜們無法全部帶走,于是將剩余部分埋藏在洛豪德島,并繪制了藏寶圖,海賊們發血誓表示嚴守秘密,以圖永享這筆不義之財。哪知海盜們終歸是海盜,哪有信用可言,一些陰謀者企圖獨吞寶藏,一時間血肉橫飛,一場火并留下了具具尸體,勝利者攜帶藏寶圖混跡天下,過著花天酒地、驕奢淫逸的生活,而藏金島的傳說也不脛而走,風靡世界。
菲波斯懷揣這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然而一無所獲。正當他徘徊海灘時,無意中腳陷入沙中,觸及到一塊異物,經發掘是一叢精美絕倫的大珊瑚,在珊瑚內竟又藏有一只精致木箱,箱中盛滿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覓,整整30噸金銀珠寶裝滿了他的縱帆船,他實現了發財夢。
菲波斯發橫財的消息像颶風一樣傳開去,一股尋金熱席卷洛豪德島以及附近海域,流浪漢、冒險家甚至王公貴族們都不遠萬里來到這個荒島,人們認為菲波斯發現的財寶僅是海盜遺產中很少很少的部分,那么更多的寶藏又在哪里呢?
一時間許多真真假假的“藏寶圖”應運而生,充斥歐洲,高價出賣,不少發財狂們重金購買,不惜血本,結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或苦苦尋覓,久遠蹤影。海盜的遺產成了一個充滿誘惑的謎團。
8 地下陵寢的寶藏
秘魯政府近年宣布:對古印加奇姻王國首都廢墟的地下國王陵墓加以嚴格保護,不允許人們隨便破壞它,并且在嚴密防衛下,由兩位經驗豐富的秘魯考古學家花費幾年時間在此地挖掘。他們在尋找什么呢?
在16世紀下葉,一位名叫古特尼茨的西班牙商人探險來到此地,他由一位印第安部落頭人引路,穿過錯綜復雜、九曲十折的地下迷宮,來到這座地下的國王陵寢。
瞬間,這位青年商人被金光燦爛的黃金珠寶照耀得不知所措,這座陵寢內擺設滿珍奇珠寶,其中包括一些鑲有翡翠眼睛并用黃金鑄造的魚,印第安頭人平靜地告訴面前這位驚恐萬分的西班牙人,只要他協助建設當地的公共工程,這些黃金便全歸他了。
無須猶豫,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古特尼茨拼命點頭,于是,他如愿以償以一個巨富的姿態返回西班牙。
至于古特尼茨撈得多少黃金可能永久成為未知數,但根據1576年的西班牙稅收記錄記載,古特尼茨不僅向國王密報了這處“小魚”寶藏,而且慷慨地奉獻了900磅黃金為稅金,可見,他得到了多少財富。
然而,在他之后的無數探寶者卻沒有這種運氣,但總有人提供了激動人心的線索:在當地廢墟下面,隱藏有一處“大魚”寶藏,里面擺滿更多陪葬的黃金物品。此說真真假假,為陵寢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迷霧,而揭開這層迷霧,則有待于那兩位秘魯考古學家的運氣了。
9 隱藏藏寶地點的“銅卷軸”
1952年,有人在靠近約旦河西岸死海附近的一個洞穴里,發現了一個銅卷軸。它上面用希臘語和希伯萊語描述了64處寶藏的藏寶地點。
考古學家根據這一銅卷軸上的名冊評估,寶物價值將超過10億英鎊。銅卷軸中的藏寶地點之一是朱迪亞,它可能就位于今天的耶路撒冷古神廟位置。
然而,銅卷軸上卻充斥了這樣的詞匯:“在老洗衣室房間的洞穴里,在第三個壁架上,有65塊黃金。”今天沒有人知道“老洗衣室”是什么地方。列維說:“我們目前還無法斷定它是一個虛構的寓言,還是一份真正的藏寶名單。”
11 英國約翰國王遺失的寶藏
在東英格蘭和林肯郡之間的沃什灣某處,埋葬著13世紀約翰國王的大筆寶藏。
列維說:“任何尋寶者都必須面臨33英尺深的泥土,這些都是過去800年中漸漸堆聚起來的,這么深的泥土使得任何金屬探測器都無法派上用場。”
不過,也有歷史學家懷疑,約翰國王的寶藏故事可能是約翰本人編造出來的一個計謀,為的是防止貪婪的英國貴族覬 覦他的財寶。
13俄國末代沙皇1600噸沙皇黃金
據英國媒體和俄羅斯媒體1日報道,根據傳說,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下臺后,國庫中的1600噸黃金都被裝上火車沉入了貝加爾湖湖底。
由于貝加爾湖深達數百米,所以迄今沒有任何“尋寶獵人”能找到這批消失了90余年的黃金。然而最近,一艘俄羅斯微型潛艇在貝加爾湖底科考測繪時,卻發現了一些疑似黃金的方塊物體。據稱,如果這真是末代沙皇黃金,那么這些黃金現在的價值已經至少高達700多億美元。
1918年7月16日,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在葉卡捷琳堡被處死,然而,沙皇國庫中的1600噸黃金卻都已經被當時忠于末代沙皇的白軍指揮官亞歷山大·高爾察克偷偷運走了。
自此,這批黃金就下落不明。根據傳說,在高爾察克被捕前,這些黃金就被他和白軍士兵裝上火車開往貝加爾湖,1600噸黃金已經連同火車車廂一起墜入了數百米深的貝加爾湖。
由于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深的淡水湖,所以過去近一個世紀中,盡管許多“尋寶獵人”都試圖尋找末代沙皇的遺失寶藏,但沒有任何“尋寶獵人 ”能夠如愿。
14 墨西哥城建在大寶藏上?
據歷史傳說,當西班牙人入侵時,墨西哥阿茲臺克國王蒙蒂祖瑪二世曾將他的大部分財寶都隱藏了起來。他死后,許多后世探險者都開始尋找他的寶藏,但都毫無所獲。
列維說:“根據研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阿茲臺克部落擁有秘密黃金寶藏。最可能的解釋是,西班牙軍隊在征服阿茲臺克后,發現并掠奪了他們的大部分財富。”
15 沉睡海底的黃金船隊
“圣荷西”號船的沉沒,對西班牙人來說并非先例,早在1702年,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黃金船隊”就在大西洋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從而留下探寶史上一大遺案。
那時,西班牙財政困窘,一支由17艘大帆船組成的龐大船隊遵命載著從南美洲掠奪的金銀珠寶火速運回西班牙,其間將經過一段最危險的海域,在6月的一天,正當 “黃金船隊”駛到亞速爾群島海面時,突然一支英、荷聯合艦隊攔住去路,這支15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迫使“黃金船隊”駛往維哥灣躲避。
面對強敵的包圍,唯一而且最好的辦法是從船上卸下財寶,從陸地運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但偏偏當局有個奇怪的規定:凡從南美運來的東西必須首先到塞維利亞市驗收。顯然不能違令從船上卸下珍寶,僥幸的是在皇后瑪麗?德薩瓦的特別命令下,國王和皇后的金銀珠寶被卸下,改從陸地運往馬德里。
在被圍困了一個月后,英、荷聯軍約3萬人在魯克海軍上將指揮下對維哥灣發起猛攻,3115門重炮的轟擊,摧毀了炮臺和障礙柵,西班牙守軍全線崩潰,由于聯軍被眼前無數珍寶所激奮,戰斗進展迅速,港灣很快淪隱。
此時“黃金船隊”總司令貝拉斯科絕望了,他下令燒毀運載金銀珠寶的船只,瞬時間,維哥灣成為一片火海,除幾艘帆船被英、荷聯軍及時俘獲外,絕大多數葬身海底。
這批財寶究竟有多少?據被俘的西班牙海軍上將恰孔估計:約有4000~5000輛馬車的黃金珠寶沉入了海底。盡管英國人冒險多次潛入海下,也僅撈上很少的戰利品。于是,這批寶藏強烈吸引著無數尋寶者。
16 山下奉文藏寶
山下奉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陸軍大將,曾任侵略東南亞的日本第14方面軍司令官,由于性情殘酷,作戰勇猛,被人稱之為"馬來之虎",其人戰后作為戰犯已被絞死在馬尼拉。這個曾經涂炭生靈,攪得東南亞人不得安寧的魔鬼,就是死后也攪得當地人心神不寧,著魔瘋狂。其中原因是這樣的:
據說此人死前曾和他的部下在東南亞掠奪、搜刮了大量金銀財寶和各國貨幣,擺在菲律賓的某處。山下奉文曾在圣地亞哥駐扎過。當時此地曾是日本憲兵宿舍,它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埋藏著山下將軍巨額財寶的地方。
戰后40多年來,有關這筆財寶的傳說撲朔迷離,時而甚囂塵上,活靈活現,時而又銷聲匿跡,若無其事。早在1975年,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就曾委托國際貴金屬公司來人商談菲律賓尋寶事宜。
這家公司在從事尋找黃金和貴金屬方面很有經驗,當事情略有進展時,公司方面聽說馬科斯要滅口,于是燒掉標明可能隱藏財富的172個地點的地圖,逃回了美國。1983年馬科斯宣稱,已經在圣地亞哥要塞地下找到了財寶,不久將公布于世。但馬科斯此舉只是想讓那些打山下奉文寶藏的人死心。
實際上直到他下臺,也未能見到任何財寶的蹤影。但這些并不能讓那些為財寶而著迷的人死心,不少菲律賓人仍和外國人紛紛合作成立探寶公司,在菲律賓全國到處尋寶,因為據說山下奉文的財寶還不止埋在一處。一些被認為是藏寶的古墓、城堡、歷史古跡、教堂和校園等,都已被挖掘的面目全非。
可是包括圣地亞哥要塞在內,至今仍一無所獲,到底山下奉文藏沒藏財寶,藏了多少,尤其是藏在哪里,這些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說個明白,或許這就是那個不可一世、雙手沾滿東南亞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給菲律賓人民留下的最后一個不祥之夢。
17 變化莫測的錢坑寶藏
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湯姆歷險記》中描述說,海盜的寶藏都是裝在破木箱里,埋在老枯樹下,半夜時,這棵樹的樹枝陰影所落下的地方就是藏寶地,這類情景幾乎就是 “錢坑”寶藏的再版。
1795年10月,三位少年登上離加拿大僅3英里處的橡樹島旅游,他們發現朝海一面的大片紅橡樹林中突然出現空曠地,地中間獨立著一顆古橡樹,樹枝上似乎掛過一個古船的吊滑車,正下方有一個淺坑,根據跡象判斷,這里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
現在,一個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公司正在對“錢坑”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發掘,在島中心投資1000萬美元鉆了一口巨井,高達20層樓,并在其他地方鉆了200個洞,有的達165英尺深,已接近巖層;鉆頭從地下帶出了金屬制品、瓷器、水泥等物,這家公司格外賣力。
計劃再挖一口直徑為80英尺、深200英尺的大井,并預備了足夠的抽水泵,看樣子,他們準備將橡樹島翻個底朝天。原來,他們推測可能有幾十億美元埋在地下,這大概是力量和耐心的真正源泉。
“錢坑”之謎的揭曉為期不遠了,它可能猶如埃及圖特王陵墓一般舉世震驚,它也可能是一個耗費巨資掘出的空洞。
18 海盜船船長的藏寶圖
基德船長是17世紀一個聲名狼藉的大海盜,據稱他曾將價值成百上千萬英鎊的財寶埋在了世界各個地方。1701年,他被英國官員判處絞刑。
隨后,他藏在加迪諾島的財寶就被英國官員找到,數量相當于今天的200萬英鎊。到了20世紀,4幅據稱屬于基德的藏寶圖被發現,但并沒有帶來任何發現,專家懷疑這些藏寶圖是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