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地昆侖山(中國禁地昆侖山之謎)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幾天,一個很宅的妹子突然說要去昆侖山看看,追問之下才得知,她是中了某知名小說和電視劇的蠱,不僅CP磕得上頭,對這個地方也更增添了一份向往。
昆侖山因其巍峨的地貌,和各個時期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確實在每個人心中都是自帶光環的存在。
但其壯麗的景色背后卻暗藏兇險,其中的那棱格勒峽谷更是世界知名的五大生命禁地之一。
人們一旦進入便有去無回,山谷中遍布焦糊的尸骸。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昆侖山里有著怎樣的秘密。
(昆侖山)
昆侖山巍峨巨大,素有東昆侖、西昆侖和中昆侖之分。可能由于山多,神仙也多,所以我們在眾多古籍中,都能看到人們將它奉為神山。
在《山海經》中,古人稱昆侖山是諸神落腳之地,也就是古人與天帝之都的“聯絡站”,故而昆侖山被稱為“天帝下都”。
傳說中昆侖山共有門戶九座,更有百神出入,其中有三個半人半獸的神仙,最出名的當屬“王母娘娘”。
因為她居住在漢中原西部的昆侖之丘,所以被稱為“西王母”。西王母掌管著醴泉和瑤池,是煉制長生不老丹的關鍵人物。
(西王母畫像)
據說她把不老丹贈與了嫦娥,哪知這個妹子吃下之后,就飄飄然飛到了月亮之上。
這些還都不算啥,最重要的是西王母乃是道教正神,大名鼎鼎的昆侖派正是發源于這里,因此昆侖山引來無數道家弟子傳經布道。
漢唐盛世時,這里已是廟宇林立。
到了金元時期,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見到的全真派開始興起,全真鼻祖王重陽,也將開山道場“洞天福地”選在了此處。
清朝光緒年間,昆侖山被道家真人譽為“萬神之鄉”,并率弟子開始修建“萬神宮”,歷經五年的時間,才建成宏偉的道觀群落,吸引了無數信眾前來朝拜修煉。
(昆侖道觀)
在經過歷史和戰火的洗禮后,“萬神宮”中的玉虛宮、修真洞等道觀至今仍然存在。
西王母掌管的瑤池也得以保留,在神話故事中瑤池的樹上有結滿了珍珠和美玉,用我們現代人的眼睛一看就知,這肯定不是真的。
不過《山海經》中也并非全是傳說,除此美景盛況之外,也真實記載著昆侖山位于極寒的高原地帶,環境險惡,并且有很多地方禁止涉足。
昆侖山自古與長生不老脫不了關系,皇帝們除了忙著派人到昆侖山尋找長生不老丹,更有在去世之后,也要躺在龍脈之上的打算。
當然,這也不是誰都能躺的,但神奇的是,三座建在昆侖龍脈之上的皇帝墓,確實在經過了歷史的沖刷后千年未損,這在盜墓盛行,皇陵十墓九空的情況下,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傳說中的龍脈)
由于我國的地勢從西向東逐漸走低,昆侖山作為萬山之源,在風水學中享有天下龍脈皆出昆侖的盛名,而它本身更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這第一座神墓就是黃帝陵,它位于陜西子午嶺,背靠西北面朝東南,走向與昆侖山完全一致。
相傳黃帝去世后,上天感念他功德無量,派巨龍下凡守護黃帝陵,因此,雖然黃帝陵不似其他皇家墓穴機關林立,也沒有什么保衛措施,幾千年來卻獨立于亂世,始終無人盜取。
如果說對于黃帝陵,盜墓賊們是懾于祖先的威名不敢造次,那么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占地56萬平方米,可謂規模龐大,陪葬的寶物更是價值連城,可盜賊們卻一直奈何不了它。
(黃帝陵)
秦始皇陵位于秦嶺北側,依山傍水,墓地防護嚴密,僅表層土就超過一百米厚,下面還有堅實的城墻守護。
“城中”結構更是復雜,機關密布,稍有不慎就小命休矣。要盜此墓工程實在浩大,盜墓賊們沒這個金剛鉆,自然是無從下手。
另一座位于龍脈之上的皇陵,位于陜西梁山附近,那就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合葬之墓。
墓中珍寶無數,著名的《蘭亭集序》真跡就藏于其中。
早在五代十國時期,梁國耀州節度使溫韜盜遍屬地內的皇陵,唯獨每次要對這座墓地下手時,就會天生異象驚雷滾滾,次數一多,嚇得他不敢再打此墓的主意。
(武則天墓)
民國時期,軍閥孫連仲不信這個邪,他讓部下炸開墓地,不料通道中立刻濃煙彌漫,近前的士兵們接連倒斃,孫連仲趕緊撤了回來,再也不敢輕易冒進。
如果說傳說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那就讓我們走進現實,感受一下昆侖山真實的樣子。
在第三世紀末,昆侖山脈受地殼變動影響,很多地區形成了山間盆地,周圍白雪皚皚的山帶成為它們的天然屏障,擋住了寒冷的空氣,使盆地內部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環境。
無論冬季還是夏天,放眼望去雪山和高原總是一片廣袤和荒涼,一股荒蠻孤寂的氣息迎面而來,濃重得讓人揮之不去。
(昆侖山中的盆地)
而在盆地之中,冬日下藏羚羊和雪兔等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地在原野上閑逛,讓人感覺這里仿佛是一個祥和的動物世界。
到了夏季,這里又變得鳥語花香,漣漣湖水之邊有著肥美的水草,好似人們向往的世外桃源。
如此絕世美景和妙境,引得不少游客將目光鎖定在神秘的昆侖山上,希望能在此遠離都市的喧囂和壓力,深深地吸上一口仙氣。
不過常識告訴我們,越是美麗壯觀的地貌,暗藏的兇險往往也更大。
那棱格勒峽谷正是這樣一個地方,此地北接祁連山,南靠昆侖山,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那棱格勒河中上游,全長一百多公里,寬三十多公里。
(那棱格勒峽谷)
從前這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深山峽谷,如今卻是著名的“世界五大死亡谷”之一。
人們在進入峽谷后基本上有去無回,而且每次大雨之后,都會出現數不清的動物拋尸山谷的景象,更離奇的是它們大多都倒斃在焦土之上。
按當地人流傳下來的說法,那棱格勒峽谷里有一種巨獸,人和動物進去就會被吃掉,除非是魔鬼,否則無法在此出沒。
而這種詭異的事情也確實常年發生,據統計,每年至少有大約上百人葬身此處。1979年,人們發現了一具似人又似獸的動物遺體,這讓當地人更加確信峽谷中藏有怪獸的說法。
這次事件之后,為了保障群眾的人身安全,大批子弟兵開始在谷口駐扎,禁止人們隨意進入。
(山谷入口)
那棱格勒峽谷“恐怖之地”的名號由此誕生。
1983年,一位牧民進入那棱格勒峽谷后再也沒有走出來,這件事讓這個地獄之谷走進公眾視野,引發了外界關注。
那年夏天,適逢一支科考隊在此考察,隊員們在谷口遇見一名騎著馬,身上還背著武器的牧民。
此人正在尋找從牧場溜出來的馬匹,看蹤跡那些馬已經跑進了峽谷,想必是被里面的大片青草誘惑而誤入了歧途。
(夏季的那棱格勒峽谷草木茂盛)
牧民知道死亡谷的厲害,但那些馬匹價值不菲,他已經找了七天才追到這里,就這樣放棄讓他很是不舍,因而正在糾結要不要進去將它們找回來。
科考隊員們聞言,勸他千萬不要進去,馬丟了可以再養,命可是只有一條。
但牧民想了想,覺得馬是實在丟不起,況且他身上的武器不錯,即便遇上怪獸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
心意已定,他不再猶豫,一勒韁繩就策馬沖進峽谷。
幾日后,人們看到那些丟失的馬兒在附近游蕩,原以為牧民找回了他的馬,正在感嘆他的命真大,可過了一陣才發現,牧民本人并沒有出現。
(死亡谷中的動物骸骨)
科考隊員們尋著馬匹的行蹤查找,看到牧民逗留過的帳篷,并在不遠處找到了他的遺體。
被發現時牧民面色發黑,以準備射擊的姿勢仰躺在地上。
然而此時,峽谷內卻宛若仙人谷,四周一片安靜美好。
誰知片刻之后,老天突然翻臉,暴雨與泥沙俱下,不僅雷聲大作,還伴隨著大地的陣陣轟鳴。
為避免被雷中,科考隊長立即下令,讓大家卸掉身上的無線電設備。
話音剛落,正在洼地里的廚師長就轟然倒下,人黑黢黢的像被烤糊了一樣。好在一番急救之后,廚師長緩了過來。
他說,打雷時他正在炒菜,還沒反應過來就覺得頭頂上方一陣鳴響,感覺有劍砍了過來,當時眼前一黑,手上的鐵勺也飛了出去。
(奇特的山體結構)
雨過天晴后,科考隊還在河邊發現了一些焦糊的動物遺體。詭異的是峽谷里鬧出了這么大的動靜,河流的上下游卻毫無異動,甚至都沒有下過一滴雨。
科考隊員漸漸發現,這種突發的暴雨和“天打雷劈”的現象,確實屬于那棱格勒河中游的峽谷地區獨有。
或許是特殊的地貌和氣象條件,使得這里很容易將雷電云雨積蓄在一起。為了進一步探索峽谷奧秘,科考隊帶上充足的裝備,再次小心翼翼地走進“地獄之門”。
(死亡谷探險隊)
這一次進入峽谷不久,隊員們的手機信號就消失不見,指南針也失去了作用,用來測量地質數據的儀器,相繼都變成了無法使用的“磚頭”。
行至夜晚,隊員們在避風之處支起帳篷休息,半夜里聽到帳外有窸窸窣窣的聲音,有人掀開帳篷往外一看,不遠處一片晃動綠光正向著這個營地靠近。
竟然是狼!眾人大驚,紛紛就近拿起武器,與狼群展開了搏斗。
好不容易人類占了上風,沒想到母狼“嗷”地一嗓子,前仆后繼的狼群又撲了上來。
慌亂中有人點起火來,這才將狼群逼退,此后雙方就這么虎視眈眈地對峙起來。
(昆侖高原狼)
由于峽谷中氣候濕潤,濕氣流被四周山巒阻隔難以擴散,在空中遇到雷云和對流云,反過來又增強了地表電場。大家不敢再睡,干脆將篝火燒得旺旺的,圍坐在一起吹牛聊天,提防遠處的那群黑影再次發起攻擊。
好在直到天亮,狡猾而謹慎的狼群并未卷土重來,隊員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經過漫長探索和研究,科學家們在1985年測定,那棱格勒峽谷中有著超強磁場,峰值高達1000-3000伽馬。
說得形象一點,就是這個程度的磁力強度,可以將2-3個200斤的胖子輕松吸起來,所以輕松干擾所有的設備,讓它們全部失靈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強磁場的成因,則是因為谷地四周的山體,堆積了三世紀火山噴發帶來的大量玄武石和各種礦脈巖體,這些物質具有超強磁性,從而在此形成了強大的地磁異常帶。
(磁場示意圖)
強磁場容易形成局部打雷,地表電場又極易引發放電現象,兩相作用之下,“雷公”在此更能夠超水平發揮,肆意作威作福。
反觀峽谷中并無高大植物,因此不管是人類、動物還是植物,都成了隨時隨地遭到雷電攻擊的活靶子。
這就是為什么被劈中的人和動物遺骸黑得像被烤過一樣,周遭的枯草和土地也往往是一片焦糊。
(動物尸骨)
此外,還有個問題曾讓科考隊員百思不解。
前邊我們說過,每年在這峽谷中消失近兩百號人,但他們并沒見到那么多的骸骨,難道真的被食人獸吃掉了嗎?
當然不是。地質探測表明,那棱格勒峽谷地下有著上萬年的百米凍土層,由于地表被茂密的草木覆蓋,人們并不能看到這個巨型的固體水庫。
(昆侖山的凍土層)
到了夏季高溫時節,凍土隨之融化,峽谷的地表基本上都變為沼澤。人和動物倒斃其上,遺體自然會被沼澤慢慢吞沒,從而消失不見。
科學家們經過不懈努力,為我們揭開了“恐怖之地”那棱格勒峽谷的秘密。不得不嘆服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在給人類帶來山河之美和宜居之地的同時,也布下了一些不可逾越的恐怖之地。
雖然用科學的眼光看問題,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但大自然有著自己的奇妙規律。
放下恐懼心理,抱有敬畏之心就是我們與之最好的相處方式。
(科考隊員)
考察.進軍"死亡地帶"——青海那棱格勒峽谷探險紀實[J].綠色科技, 2002(2):42-44.
"神秘的昆侖山"死亡谷"之謎." 少男少女 19(2017):2.
趙一凡. "青藏線·昆侖山·西王母神話." 書城 1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