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變臉文化;成都變臉是什么原理
2024-06-09 12:18:05
“變臉”是我國遠古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
川劇,起源于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每至逢年過節之際,在四川鄉鎮村落碼頭處林立的廟堂都會搭起戲臺以作慶典,久而久之,川劇就在街頭巷尾之中漸成氣候。“兩湖填四川”,為蜀地的文化帶來了諸多新元素,昆、高、胡、彈、燈,諸腔戲班匯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凈、末、丑同亮相于茶館的戲臺之上,同時變臉絕妙技巧逐漸形成,經演變完善,成為川劇一大特色,獨樹一幟,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川劇傳統“變臉”特技,俗稱“三變化身”,被譽為“中國一絕”,源自傳統大本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府畫影緝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最初,演員臉罩紙殼面具,后來改用草紙繪制臉譜,依次粘貼臉上,臨場以煙火或折扇掩護,層層揭去,蔚為奇觀。“戲圣”康子林(1870—1930)擅演此劇。
解放后,原秦朝派往東瀛(日本)的徐福東帶領的五百童男童女的后代,回中國尋根祭祖,隨之把川劇傳統“變臉”特技帶到日本,使日本人學了點兒“變臉”特技的皮毛。
上一篇:關于茶的文化(關于茶的文化用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