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一位外資企業員工在網上披露“公司將用美元發獎金”引起熱議。據稱,用美元發獎金的背后,和近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有很大關系。在當下匯市波動之際,上海這家外資企業的做法,在國內引發了一個新鮮話題的討論。
近年來,大量外資企業進入江西,南昌高新區、南昌經開區、小藍經開區等各級工業園區成為利用外資的“排頭兵”,越來越多的江西人進入外資企業工作,他們能拿到美元工資嗎?
江西外企用工結構決定薪酬體制難以多元化
“在國內,外企發美元工資比較少有;在江西,我認為是不存在的。從目前我們公司在南昌招聘員工的情況來看,以本地雇員為主,不僅基層人員,管理層和技術層人員也是本地人,如果發外幣,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會很方便。”外資企業南昌輝門密封件系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鄧經理認為,上海的外企給員工發放美元工資,這家外企的員工中肯定有不少是外籍人士,如果全是本地員工,沒有發美元的必要,也有些麻煩。
中外合資企業偉世通汽車空調(南昌)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趙經理也說,他們公司從捷克聘請了一名技術總監,“這名外籍人員我們發的也是人民幣,如果使用外幣,兌換起來比較麻煩。不過,捷克的技術總監如果對工資的幣種有要求,可以與總部進行協商。”
“《勞動合同法》當中并沒有明確是否能用外幣發工資,但根據規定,如果外企給國內雇員發外幣,肯定是要以工會的名義開會商討,只有在職工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這一工資發放方案,才能發外幣。”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羅處長認為,目前江西外企員工主要以本地人員為主,他建議不要發放外幣工資。
羅處長認為,在江西發外幣工資很難行得通的原因很多,除了員工及管理層皆為本地人,發美元不方便使用以外,還和江西境內外資企業投資結構有關。外企在江西與沿海城市相比,用工特點有所不同,因此薪酬體制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多家在南昌投資的外企受訪時給出的答案是,江西外企員工拿到美元工資的可能性不大。
外企總部落戶少 規模發展要加油
為何江西外企結構導致用工特點不同?這是因為落戶在江西的外資企業多為外企總部下屬的分支,總部落戶少,產業難以集聚走向規模化。
外資企業入駐量較大的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稱,集中在工業園區的外資企業多為汽車及零部件、食品、醫藥類企業,“總體來說,還是以基礎類產業為主,如制造業,均為外企中國總部在南昌開設的分公司。”
“我們公司在中國東部、西部、南部、北部分別設置了子公司,江西屬于東部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江西與東部子公司之間的用工存在一定的差別,江西主要是偏向基層類,而東部子公司引進了部分高精尖人才。”小藍經開區一家外資企業的負責人陳女士說。
江西省商務廳外國投資管理處處長晏斌分析,有不少“大佬級”外資企業入駐江西市場,但多數是其在中國市場子公司下屬的分公司,難以形成規模較大的外資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作用十分有限。相反,一旦在江西設立子公司,規模和效應就完全不同了,以南昌肯德基有限公司為例,其在江西設立的公司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已初具規模,可以為江西的經濟發展帶來“稅收貢獻”。
外資投資江西集中在生產制造業
除了外企總部落戶少的情況,實際上,江西外企發展方向與國內外資的總體趨勢也并不一致。
記者查閱了一組數據,對比了江西外資企業的結構與國內外資企業總體發展情況的不同。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新設第二產業外資企業271家,合同外資金額27.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8.7億美元,分別占全省比重的80.4%、76.3%、75.4%;第三產業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金額9.88億美元,占全省比重的19.3%;第一產業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7美元,占全省比重的5.3%。由此可見,江西省利用外資主要集中在生產制造業。
而今年前7個月中,全國外資投資比例的情況為:在農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額均為同比減少的情況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額卻出乎意料地保持增長,尤其是金融服務業對國外資本保持著強烈的吸引力。2015年1~7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2%。其中,金融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幅最為顯著,同比增長381.1%。
對比江西省與國內外資企業發展趨勢,可以看出,江西省境內的外資企業,過半集中在生產制造業,而國內總體外資企業過半集中在服務業,生產制造業所占比例在不斷下降。
受限于政策和人才暫難吸引龍頭外企入駐
為何江西外資企業的發展結構與國內相比,存在著這樣的區別呢?晏斌列舉國內引進龍頭外資的成功案例,分析個中原因。
“前兩年,韓國龍頭企業三星電子入駐陜西西安后,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三星電子入駐中國市場,西安是如何在與眾多一線城市的PK中取得勝利的?答案就是因為當地提供‘更多的財政和行政支持’,包括對項目進行巨額財政補貼、‘10免10減半’所得稅優惠、項目運行補貼、土地及建筑無償提供,并為項目修建高速公路、地鐵等交通設施和生活配套等。據估算,西安為吸引三星項目給出的優惠條件至少價值2000億元。”晏斌介紹,政策吸引是大型外資落戶的重要因素。
“除了政策,外企投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資源,全球IT業龍頭老大英特爾在國內多個沿海城市、一線城市都設立了分公司,而該IT老大看重的是IT人才,哪里人才多,他們就往哪里去。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城市的人才資源顯得薄弱。”晏斌認為,人才建設也拉開了外資在沿海和中部城市投入的差距。他表示,江西近年來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精尖人才,將為產業轉型奠定基礎。
據分析,由于沒有實惠的政策,也沒有強大的人才隊伍,我省很難吸引龍頭外資企業入駐。
通過并購增資讓外資壯大在贛企業規模
在政策和人才與沿海城市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江西外資發展仍在“困境”中找尋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2013年江西實施“招大引強三年強攻計劃”,力爭引進1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是此次計劃中的重要目標。通過這兩年的努力,江西在金融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方面引進外資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外資銀行方面,除了目前的渣打銀行、大新銀行和匯豐銀行,第四家外資銀行——東亞銀行即將入駐江西。除此之外,隨著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商場規模逐漸擴大,全球知名五星級酒店香格里拉也在今年入駐紅谷灘……盡管在外商投資的商貿服務業方面與一線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仍在穩步發展之中。”晏斌說道。
他介紹,目前江西推動外資發展的最主要手段是“綠地投資+并購增資”雙能驅動。“綠地投資就是創建投資,外資企業要在江西重新創立一個企業的分公司,這樣的投資方式需要大量的籌建工作,因而建設周期長,對外資企業的資金實力、經營經驗等有較高要求。”據晏斌介紹,“目前跨國公司更加注重并購和與現有企業合資的形式投資,如五十鈴并購沃爾福發動機、百威英博并購南昌亞洲啤酒有限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并購增資。”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賽得利并購九江龍達化纖、世界第二大鈦白粉企業沙特科斯特并購撫州添光化工、日本京瓷并購海盛硬質合金,韓國美法思與聯創電子合資,這一并購方式在江西市場應用自如。
文/江南都市報記者章娜
銀行業因其相對較高的薪酬一直被外界所關注,自限薪令頒布后,大部分銀行都曾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本行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以及其...更多
2015-08-25 10:32:04《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獲審議通過已有一年時間,并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記者注意到,迄今已有28省區市在不同...更多
2015-09-01 14:48:46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對外公布《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今日,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更多
2015-09-15 1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