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界波瀾再起,近日,小米的紅米Note 2因陷“換屏門”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對于“屏幕門”事件,業內出現了兩種聲音,一方面是認為應該對千元手機的配置持寬容的態度,畢竟其配備的硬件也不差,且符合它自身的價格;另一方面則認為,無論如何,商家都不應該誤導消費者。眾說紛紜,但一直以來,小米手機總是很容易地在起風波之時成為眾矢之的。實際上,這起風波也直接暴露出我們對國產手機發展的擔憂,那便是長期的價格戰所留下的后遺癥。
小米手機再起風波
紅米Note2是小米公司近期推出的千元旗艦手機。一直以來,紅米系列是小米公司最為暢銷的產品,新發布的紅米Note2也同樣受到了小米公司的重視。小米的紅米Note2因其采用聯發科Helio X10八核64位處理器,且據超高的性價比,在開售當天即熱銷。據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9月初,紅米Note2的銷量半月已達150萬臺。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風波將紅米Note2推向了懸崖邊上。據媒體報道,在近期的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上,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發布了“千元旗艦手機”紅米Note2。之后,有網友通過手機評測發現,紅米Note2采用的國產天馬屏幕,而非在某些渠道宣傳的夏普/友達。并以此質疑小米“換屏”。
隨后,小米公司發表“關于紅米Note2屏幕品牌使用爭議”的聲明,指出小米官網、小米8月13日的發布會、PPT和現場視頻從未發布過紅米Note2采用夏普/友達屏幕的信息。“在紅米Note2上線銷售過程中,由于我們的失誤,在小米官網之外的部分產品圖和文字存在錯誤信息,”小米同時表示,對用戶造成的困擾,誠摯道歉。“目前我們已積極協調各銷售渠道給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國產屏幕真的不能讓人放心?
縱觀整個“換屏門”事件,其關鍵點在于小米手機用戶對于國產屏幕抱有懷疑其質量的態度。那么,國產屏幕的質量真的不能讓人放心嗎?
不僅如此,日前,工信部通報了2015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千元及以下低端智能手機占據國內手機市場接近60%的份額。如果國產屏幕真的不能讓人放心的話,那么在國內手機市場中,如此多的千元智能機,有多少國產手機是裝有國產屏幕的呢?
據了解,從技術角度來看,屏幕出廠都是有一套嚴格的檢驗標準的,也就是說屏幕上的亮點、暗點、亮線、泡泡、刮傷、殘影等等缺陷都是會被嚴格定義的,而且業內有一套較為標準的執行參數。因此,無論是否配備國產屏幕的手機,都需要經過這個嚴格的標準來進行檢驗。
但凡市場賣的東西都是經過檢驗,所以,判斷一塊屏幕好壞的時候,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地只去分別手機屏幕的制造商是否國產,況且,國內廠商不會因此而比國外廠商差。
隨著國內政府連續多年對大陸新型顯示產業的不斷扶持,以及國內面板廠長期的苦逼努力,國內顯示產業已經發展到另一個階段,在產品品質及規模上已經形成了“替代效應”。在經歷過去十年的學習曲線,國產廠家已經逐步掌握顯示面板的核心技術,也逐漸從追隨階段進入趕超階段。未來隨著國內顯示廠商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勢必會將國內的顯示產業推向另外一個高點,更多的國產化替代效應將會進一步呈現。
亟待突圍低價競爭困境
除此之外,從小米的“換屏門”事件中,我們還看出國產手機的一個弊端,那便是長期的低價競爭所帶來的隱患。
屏幕和攝像頭在手機成本控制中占重要地位。據業內人士表示,攝像頭和屏幕是手機里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更低廉的國產品牌可以保證供貨充足并進一步壓低手機價格,方便低端手機跑量。而低端手機市場和中高端手機市場環境大不相同,當手機價格被壓到800元以下時,消費者會對手機品牌喪失敏感度,對價格開始高度敏感。
從這個角度看,“換屏門”實際上只是國產手機所暴露出問題的冰山一角,未來在處理器、攝像頭等其他硬件配置,我們都很難說哪些將成為下一個被偷梁換柱的地方。繼續以低價作為最主要的競爭手段,手機市場只會在價格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除此之外,“國產手機盛世危機論”也在業內流傳開來,主要是認為,國產手機目前的盛況只是一時,其千元機策略將后勁乏力。主要表現在,國產手機廠商銷售的手機大部分都是低端的千元機和2000元左右機型。盡管千元機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培育市場帶來奇效,但久處中低端市場,將直接對品牌形象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在國產手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適當的放緩腳步,認真考慮當下我們還欠缺什么,而不是盲目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