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綠樹鮮花點綴,河心水草隨波蕩漾。6月8日,來到建設中的隨州漂水濕地公園項目現場,順著河邊的親水棧道徐行,目之所及,呈現出水天一色的和諧景象,猶如世外桃源般清幽。隨州首座郊野型濕地公園正悄然呈現在市民面前。
驅車從隨州城區出發,沿鹿鶴大道向淅河鎮方向行駛,左拐進入紅旗東路行駛500余米,來到漂水濕地公園生態停車場;經過一個下坡,便來到了公園核心區域濱河綠帶景觀建設現場。烈日下,10余名工人正在進行親水棧道的收尾工程。一年之前,這里還是一片高低不平、雜草叢生的灘涂地。
“一到周末,就有不少攝影愛好者、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前來游玩。”現場,工程監理李向平告訴記者:“目前濱河綠帶景觀建設已接近尾聲,雖然還沒有完全建成開放,但已有不少市民搶先前來‘嘗鮮’。”
漂水濕地公園是我市“綠色革命”中“一軸一環三片”的重要支撐,該項目以漂水注入府河的河口為起點,上溯8公里河道及濱河兩岸,總面積近9000畝,包含丹霞地貌、植物觀賞、濱河綠帶等區域,是一個集生態保護、自然休閑、健身娛樂、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郊野濕地公園。
該項目啟動以來,建設單位隨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高起點、高質量、高速度推進。不到半年時間,入園道路、生態停車場、親水棧道、云水灣廣場、生態綠化等工程相繼完工,公園建設已展現出了很好的形象進度和視覺效果。“高峰時期,整個項目現場有100余名工人同時施工作業。”高新投公司工程部現場技術管理員費攀說。
云水灣廣場是濕地公園的核心景點,也是濱河綠帶的“門戶”。記者看到,近3000平米的廣場被設計成航船的造型,廣場鋪裝了防腐木和透水磚,靠河堤的一側,依就地勢栽植了睡蓮等水生植物。2.8公里長的親水棧道將各景點“串聯”起來,中間還設計建設了親水碼頭;河流兩側的灘涂上,蘆葦、薰衣草等種苗依據地勢點綴其中,“長灘蘆影”的生態畫卷不日可期。
據介紹,和一般城市公園建設不同,該公園在建設中突出了濕地特色,在保留原生態的景觀、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做大綠量,增加濕地植物品類。目前,濱河綠帶景觀建設兩個標段已完成綠化面積十萬平米,合理搭配、植入樟樹、桂花、垂柳、楓香等近40種花草苗木和水生植物,彰顯濕地公園的特色。
灘涂地華麗轉身,濕地公園還在繼續“生長”。高新投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市政府及高新區管委會重點項目建設工作部署,按照精益求精原則,有序推進濕地公園各項后續工程建設,努力將漂水濕地公園建成隨州市民的郊野“后花園”,成為生態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