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子商務沾上“鄉土”味】“用手機掃一下產品上的二維碼,馬上就可查看生產日期、農戶、產地等信息。”9月17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蘋果種植戶李興旺告訴中新網記者,“這個信息化平臺,讓長順農特產品快速打入沃爾瑪、華聯、家樂福等各大知名超市,并成功進入重慶、深圳、廣州等大中型發達城市。”
“用手機掃一下產品上的二維碼,馬上就可查看生產日期、農戶、產地等信息。”9月17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蘋果種植戶李興旺告訴中新網記者,“這個信息化平臺,讓長順農特產品快速打入沃爾瑪、華聯、家樂福等各大知名超市,并成功進入重慶、深圳、廣州等大中型發達城市。”
“我現在主要接受網上訂單,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知道銷量。”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茶農黃永明對記者說,“訂單銷售可以讓自己專心生產,不用為產品銷售發愁。生產急需的材料也可以從網上訂購,物流會送貨上門,十分方便。”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政府都在極力實施“黔貨出山”“網貨下鄉”行動,并采取措施引導鼓勵農民“接網”“觸電”。長順縣與淘寶等電商企業合作,建立互聯網營銷平臺,實行網絡訂購、統一配貨的運營模式,目前“長順四寶”電子網絡銷售平臺使用深受農戶歡迎;清鎮市引進蘇寧易購,一方面把物美價廉的產品通過成熟的物流供應鏈體系直接銷售并配送到農村消費者手中,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指導和扶持下,通過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實現農村本地化特色農產品真正走出;甕安縣與電信、移動等公司合作建立“富農信息系統”和“農信通”、“農業信息視頻點播”等系統,推進了信息服務進村入戶工程,較好地解決了“三農”信息不靈的問題。
記者從貴州省商務廳了解到,目前貴州把電子商務作為貴州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把“三農”領域作為發展電子商務的主戰場、主力軍、主渠道,更加注重主體培育,更加注重平臺建設,更加注重模式創新,更加注重配套支撐,全力打造中國電子商務貴州版。
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沈新國說,“貴州將充分利用國內大型云商平臺,全面支撐貴州商務流通業大數據發展及零售業態的全面升級,同時也推動貴州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的快速觸網和零售業的O2O升級,共同帶動貴州本地化的互聯網+,推動經濟革命和綠色GDP增長。”
“要讓農產品賣得掉、賣得快、賣得好,必須狠抓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貴州省農委常務副主任胡繼承認為,“黔地無閑草,黔地有好貨。‘黔貨’要出山,電商要先行。發展電子商務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有利于增強創業創新活力、有利于保障改善民生、有利于改變農村發展面貌,是貴州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
此外,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實現精準扶貧的模式創新。一電商人士指出,“農村電商可以支撐貴州構建產業鏈式扶貧項目,最大特點是能夠與企業經營業務矩陣高度契合,并配置精準化和專業化的長效機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