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5.5%,同時每年有3%的人口進入老年人行列。預計到2055年,全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將升至35%,也就是說,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位老人,老齡化的浪潮已撲面而來。
然而,當前我國的養老產業發展速度與社會迅速老齡化的趨勢并不匹配,養老產業發展面臨床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社會力量參與不夠等諸多問題。
以上海為例,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至2015年上海養老床位新增2.5萬張,總量達到12.5萬張。到2014年底,全市養老機構共計660家,床位數共計11.49萬張,床位離2015年12.5萬張的目標還有1.01萬張的差距;其中上海中心城區養老機構床位數普遍沒有達到老年人口數量的3%,任務尤其艱巨。
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太保養老探索都市養老模式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居家與社區養老服務。由于保險企業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民生管理具有優勢,近年來中央和行業監管大力推動險企投資養老產業。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共有9家險企已投資或計劃投資25個養老社區項目,計劃投資金額612億元,實際已投資金額199億元,成為繼房地產企業、大型央企之后投資養老產業的一股新興力量。
太保養老計劃采取“輕資產”模式,為客戶提供專業養老服務。這種都市養老服務模式旨在更好地滿足養老需求,緩解中心城區“一床難求”的養老困境。生活社區和資源配套距離近,更符合老人希望“在子女身邊享受晚年生活”的就近養老需求。
太保養老“南山居”:中心城區的如家天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意境是許多人夢想的家居生活。太保養老的機構養老設施以“南山居”為品牌,寓意長壽、悠然,大隱隱于市,怡然享天年。太保養老通過設在中心城區的“南山居”專業養老設施,為長者提供涵蓋飲食起居、健康護理、文化娛樂等在內的24小時全方位服務保障。讓需要專業照料的長者能夠不遠離家人鄰居,尊享晚年生活;讓“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子女們能夠放心地把父母托付給專業機構照顧,投身事業發展。
據了解,“南山居”專業養老機構與目前市場上的養老機構相比,具有四大特點:
專業:太保養老聘請國際知名的養老運營管理公司,咨詢指導“南山居”項目設計、運營管理及服務體系建設,確保達到行業領先水準。“南山居”應用先進的智能化信息系統、適老化硬件及設施設計,讓安全感無處不在。
溫暖:“南山居”選址市中心,交通便利,便于兒女時常探望、陪伴。項目通過硬件設施、裝飾裝修和標識系統等,打造溫馨居住環境,并將記住長者的每一個重要日子,每一項特殊愛好,舉辦多樣的主題活動,為長者營造家一般的生活氛圍。
全面:通過實時監控的穿戴式智能設備,“南山居”全天候地提供安全管理、健康監測等專業照護;涵蓋生活、健康及文化娛樂的各項服務,全面覆蓋長者的身心需求和保障。
個性:“南山居”從獨一無二的個性化需求出發,設計出專屬服務套餐;通過常規的健康檢查追蹤重要指標,進行動態健康維護;根據長者身體狀況的變化情況,不斷更新和完善健康管理方案;結合長者不同的個性、興趣、習慣,打造多元化興趣講座,提供有針對性的娛樂活動。
依托“南山居”機構養老設施服務輻射延伸周邊小區
徐虹養老院是“南山居”品牌的首個項目,項目建筑面積約5500平方米,內設約百張床位,接近1:1的公共區域配比。院內將設置養老住宿、健康護理、活動健身、娛樂文化等設施。
項目建成后可對周邊小區完善功能配套、便利居民就近養老等起到積極作用。按照規劃,徐虹養護院將面向周邊社區居民設置養老日間照料中心。根據周邊居民需求,該項目將逐步向社區開放養老服務咨詢、社區助餐、老人日間照護(包括日托、上門日間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老年課程培訓、健康科普講座等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