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兩家啤酒生產商——英國SAB米勒和美國百威英博先后發布聲明證實,后者有意對SAB米勒發起收購。
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兩家啤酒生產商——英國SAB米勒和美國百威英博先后發布聲明證實,后者有意對SAB米勒發起收購。
這項收購一旦成功,新跨國實體市值將達2750億美元,年銷售額將達733億美元,相當于最大競爭對手荷蘭喜力啤酒公司的3倍多,并將坐擁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啤酒市場。
就中國市場而言,百威英博將由此拿下SAB米勒旗下目前產量最大的華潤雪花啤酒,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對于青島啤酒(600600.SH)和燕京啤酒(000729.SH)等其他本土品牌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或成今年最大并購案
根據SAB米勒發布的公告,目前SAB米勒董事會尚未接收到這一收購建議,對于該項收購建議的條款董事會也不掌握詳情,并不保證有關收購要約將做實。
SAB米勒還表示,根據有關規定百威英博公司必須要在10月14日下午五點前宣布確定的收購意向,或者表明不再有意對SAB米勒發出收購要約。
隨后,百威英博也發出聲明,確認已經就合并議題和SAB米勒的董事會進行接觸。
據《金融時報》此前報道,百威英博最大的股東巴西私募3G資本已經準備好和SAB米勒談判。
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話稱,百威英博將為每股SAB米勒股票至少支付40英鎊(62美元),最多可達45英鎊,這意味著包括SAB米勒的債務在內,總價可達1300億美元,這將成為2015年最大的并購案。
實際上,市場傳言百威英博計劃收購SAB米勒由來已久。早于2011年底,就曾有消息披露類似收購。2014年9月,《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百威英博正在與銀行接觸,以尋求一項大概750億英鎊(約合1220億美元)的收購,目標是SAB米勒。
據《德國商報》報道,為了對抗百威英博的收購,SAB米勒跟第三大啤酒商喜力傳過緋聞,但被喜力拒絕了收購要求。在全球最大的兩家啤酒公司即將合并的消息公開后,SAB米勒股價飆升20%。
SAB米勒目前是僅次于百威英博的全球第二大啤酒商,旗下擁有200多款地方品牌或全球品牌的啤酒。截至3月31日的上一個財年,SAB米勒出售3.24億百升啤酒和軟飲料,EBIT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為63.67億美元。
百威英博旗下有百威、時代、科羅娜等知名品牌。數據服務商Euromonitor稱,2013年,百威英博占據全球啤酒市場近20%的份額,SAB米勒和喜力分別占有9.6%和9.3%的份額。
“對青啤和燕京是一場災難”
就全球而言,目前,百威英博和SAB米勒占據了全球啤酒市場份額超過30%的份額,這將使得這項收購不得不面對反壟斷調查,包括在中國。
《金融時報》引述長期研究兩家公司的人的話說,百威英博可能已經準備好出售SAB米勒在北美的業務單元Coors.
去年9月,彭博社就曾引述分析師的話表示,百威英博如果收購SAB米勒,交易將是復雜的,可能需要剝離SAB米勒在美國和中國的合資公司以符合審批要求。
中國酒類營銷人士肖竹青稱,若百威英博與華潤雪花結親,對中國本土啤酒品牌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華潤雪花的市場份額是23.2%,青島啤酒為18.4%,百威英博是14.0%,燕京啤酒為10.7%,嘉士伯為4.6%。但今年二季度,百威英博稱其在中國的市占率已經追到了18%。
“百威英博這幾年已經在中國收購了多家啤酒品牌,且不惜大筆投入搶占市場份額,在高端啤酒市場更形成了壟斷之勢,在有些地方的酒吧,一到晚上就全成了‘百威之夜’,若再聯合相對低端的華潤雪花,其他本土品牌更難存活。”肖竹青介紹說。
1994年,SAB米勒在中國與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創業有限公司(00291.HK)合資組建了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SAB米勒持有后者49%的股份。華潤雪花目前是中國最大啤酒生產商之一。
華潤創業2015年中期業績顯示,啤酒業務營業額為196.09億港元,同比增長6.1%,純利5.44億港元,同比增長30.5%。
高盛研報稱,英博和SAB米勒之間交易若能完成,勢必將改變中國啤酒行業格局;預計中國大型啤酒廠商之間將展開進一步的整合以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