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外廓尺寸超標、載重噸位超標一倍……記者這兩天在內蒙古策克口岸調研發現,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無法進駐口岸聯檢大廳,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車輛超載、超標進入我國境內卻無法監管制止。這一現象在全國口岸并非偶然發生。
貨車外廓尺寸超標、載重噸位超標一倍……記者這兩天在內蒙古策克口岸調研發現,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無法進駐口岸聯檢大廳,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車輛超載、超標進入我國境內卻無法監管制止。這一現象在全國口岸并非偶然發生。
策克口岸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口岸。2014年以來,通過策克口岸運進我國的蒙古國原煤已達480萬噸,出入境車輛超過10萬輛。
9月16日,記者在該口岸看到,滿載蒙古國原煤的大型貨車一輛接一輛入境,出境車輛則排成長龍向蒙古國境內的那林蘇海特煤田駛去。
記者發現,裝載原煤的6軸全掛汽車,其尺寸明顯大于我國車貨總長18米,車貨總寬度2.5米的規定。額濟納海關副關長任晨說:“這些貨車載重約100噸,口岸的道路總是坑坑洼洼,被這些超載車輛壓壞了。”
《國際道路運輸規定》明確,進入我國境內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外國運輸車輛,應當符合我國有關運輸車輛外廓尺寸、軸荷以及載重量的規定。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口岸地包括口岸查驗現場的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及監督檢查工作。
但記者看到,口岸聯檢大廳內只有海關、邊檢、進出口檢驗檢疫機構的人員進行檢查。交通運輸執法人員只是在境內進行車輛檢查。策克口岸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解阿拉騰說,運管人員無法進入聯檢大廳檢查,車輛進關后,即便有問題也無法讓車輛退回。
類似的情景,在黑龍江和遼寧、新疆等地口岸也有發生。此前,黑河市運管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認為,口岸檢查按慣例只涉及海關、邊檢、檢驗檢疫部門,以前沒有交通執法人員進駐,所以聯檢大廳的工作也不允許其涉足。”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國際道路運輸處處長許寶利介紹:“《國際道路運輸規定》具有國際法的地位,運輸管理人員具有監督檢查權,不能因行政辦公慣例而不執行。海關、邊檢、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條例中也沒有寫‘道路運輸監管人員不能與其聯合檢查’。更不可因我國商貿需求大,而不對國際運輸車輛安全進行嚴格監管。”
許寶利表示:“違規、超載車輛入境對道路運輸安全造成隱患。我們將與對方貿易國家進行會談,進行治理。對內,各部門也應打通行政界隔,增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