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滴滴快的”首次回應《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異議”:希望給兼職司機和車輛留出發展空間。
回應“網約車要具備出租客運資質”規定
滴滴發聲:請給兼職司機和車輛留出發展空間
點開手機上的打車軟件,一鍵喚來一輛專車。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已經成為出行的一種習慣。
但不久以后,這種習慣或許要改了。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和《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動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求網約車要具備出租客運資質。
一紙文書讓數個專車平臺愁得白了頭。昨日,“滴滴快的”首次回應《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異議”:希望給兼職司機和車輛留出發展空間。
專車司機:
若規定真的實施就退出專車隊伍
一旦網約車車輛需變更為營運性質,兼職司機需考出租車從業資格證,所開的車輛報廢年限為8年……光是這幾條就讓專車司機們感到頭大。
做了6個多月的專車司機小汪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一旦《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出臺,他肯定不會再做專車司機了。“現在開專車補貼非常少,能賺點油錢就非常不錯了,很少有人專職來開專車,如果車輛要8年報廢,那肯定更虧。”
另一位專車司機“老黑”認為,“勤勤懇懇開上8年專車或許能賺到錢,但目前司機群里90%以上都是兼職的,沒有人愿意去開這么多年的專車,還把它當作一份正式職業。”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專車司機對于將專輛變為營運性質這一條非常反感,一旦設立這個門檻之后,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將放棄開專車。
“現在就是觀望吧,至少這一個月內還不會有變化,那我就開一個月的專車再說。”“老黑”說。
滴滴快的:
給兼職司機和車輛留出發展空間
昨日,“滴滴快的”首次正式回應《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提出了三點“異議”。
其中針對“網約車要具備出租客運資質”這條對專車最“致命”要求,“滴滴快的”建議:給兼職司機和車輛留出發展空間。滴滴表示,目前在其平臺上75%的司機每天接單數不超過4單,屬兼職性質,卻能夠有效滿足城市交通的峰谷落差,幫助緩解打車難的問題。
“如果要求網約專車車輛變更為營運性質、兼職司機需考出租車從業資格證,可能使大部分兼職司機和車輛退出,讓出行者不得不重新面臨打車難的問題。”
另外,滴滴建議用“政府管平臺,平臺管專車”的方式管理網約專車。在《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提出要為人員、車輛發放牌照,允許各地對專車采取數量和價格管控,并在全國各地申請行政許可。滴滴認為,這沿用了過去管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辦法,將大大增加企業的行政成本,影響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我們懇請相關部門將管理人員和車輛的權力下放給網約專車平臺,共同制定準入門檻和監管標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能力,放開專車數量和價格控制,以滿足群眾多樣化、差異性的出行需求。”
最后,滴滴建議為地方探索網約專車發展和管理留空間。“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鼓勵和允許各地結合實際,在車輛性質、平臺、人員和車輛管理等方面,因地制宜,發揮先行先試的靈活性,做差別化探索和各種有益嘗試。例如,上海規定在規范的前提下,網約車輛無須變更為營運性質,尋找了一條專車服務開放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可行路徑,受到各方面好評,值得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