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運營商日子越來越難過,昔日的“現金牛”業務通話、短信等,在微信等移動互聯網通訊軟件的沖擊下日漸疲軟,而數據流量的發展也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境地。但隨著農村寬帶市場發展步伐加快,布局農村電商,主副業共進或能夠幫助運營商打開互聯網領域的大門,進而在業績上有所突破。
農村及偏遠地區改善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提速。近日從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了解,國家預計總投入超過1400億元,作為新鮮血液注入中國農村通信血脈。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表示,實施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是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發展的長效機制,重點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網絡建設和運行維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通過壯大新業態促消費惠民生。
移動互聯時代,運營商日子越來越難過,昔日的“現金牛”業務通話、短信等,在微信等移動互聯網通訊軟件的沖擊下日漸疲軟,而數據流量的發展也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境地。但隨著農村寬帶市場發展步伐加快,布局農村電商,主副業共進或能夠幫助運營商打開互聯網領域的大門,進而在業績上有所突破。
政策東風加速寬帶網絡建設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結合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統籌使用,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持續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網絡建設和運行維護,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為落實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研究提出了落實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的工作安排。2015年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張峰表示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主要是針對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寬帶網絡覆蓋、存在一定程度市場失靈的高成本地區,國家對這些地區的寬帶網絡建設和運營也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鼓勵企業承擔有關任務,為當地民眾提供寬帶網絡服務,這是解決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網絡末梢建設難題的一個長效機制。
近年來,我國寬帶發展水平雖然有較大提升,但農村和偏遠地區寬帶發展水平仍相對滯后,對此,張峰表示將力爭到2020年完成約5萬個未通寬帶行政村通寬帶、約15萬個已通寬帶的行政村接入能力光纖化,為超過3000萬農村家庭提供寬帶覆蓋升級。
在政策東風的吹拂之下,農村寬帶有望得到質的提升,這無論對于整個國家的寬帶普及亦或是加速智慧農村的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運營商主副業共進
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結束了運營商發展的黃金十年,使得其日子越發難過,無論是從通話業務看,亦或是短信業務,在互聯網廠商的強勢沖擊下,業務規模均已開始大幅收縮。而在寄予厚望的流量上,卻受制于愈發普及的WiFi熱點,讓其難有很大的突破。而當下,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的推出對于運營商而言無異于是久旱逢甘霖,這對其主副業發展均有重大的利好。
一方面,在主業上,將會促進吸收廣大農村的寬帶用戶。農村和偏遠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復雜以及經濟狀況不一等情況,雖然有許多人有意愿使用寬帶,但運營商迫于考核等壓力,在農村寬帶布局上遲遲難有大動作。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的推出以及后續的落實,將在資金上扶持,助力寬帶普及,這一是減少了運營商的利潤考核壓力;二是釋放了農村地區對于寬帶的需求,對運營商的主業發展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另一方面,對于促進運營商轉型,發展副業也是一個契機。2015年,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盈利能力均呈現下降態勢,而隨著中國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區勢必成為下一個爭奪點。但是運營商在互聯網領域遲遲難有突破,“管道論”更是屢屢被談及,在這種情況之下,農村電商或將成為運營商打開互聯網大門的一個重要方式。
事實上,運營商進入農村市場比互聯網公司早很多,中移動在農村電商市場已經進行了十年探索,投入不下10億,而中國電信在農村市場造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試圖用“114MALL+翼支付”殺出一條血路,希望讓副業帶動主業。
突破低迷困局仍有阻礙
運營商發展偏遠地區的電子商務,把線下的業務搬到線上,把線上的業務延續至線下,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這些創新模式看起來挺好,而且暫時沒有競爭者,具有先發優勢。但是,就運營商布局電商而言,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解決。
一方面,運營商布局農村電商需要結合農產品的特色進行電商平臺業務整合,進而打造面向農村的集成電商開放平臺。但是在這過程中,還需要克服平臺品類不豐富、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精確度不高等弊端,而這點上,需要運營商內部多個部門協作,尤其是在大數據的應用上。
另一方面,運營商在農村市場實體店眾多,然而在電商的沖擊下,許多店面名存實亡,運營商要在農業電商上有所作為亟須要調動、發揮實體網點優勢,將網點與電商結合,成為電商線下實體的體驗中心。但同樣,農村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民的不信任以及不會操作。運營商還需對相關的人才進行培訓,激活農民的網售熱情,方能促進O2O在農村落地。
總之,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的落地,將為運營商在擴展新用戶上產生強有力的助推,但運營商不應僅限于此,還應該借勢突圍農村電商發展出路,多方突破才能緩和當前的低迷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