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順風車、代駕、巴士等業務后,滴滴出行昨日再上線 “上門試駕”新業務,目前該業務已經在滴滴出行App擁有入口。
繼順風車、代駕、巴士等業務后,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昨日再上線 “上門試駕”新業務,目前該業務已經在滴滴出行App擁有入口。此前滴滴多次提到欲進入汽車后市場領域,并嘗試可變現的商業模式,而上門試駕將是該公司在該領域商業探索的第一個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滴滴試駕業務將于本月23日在北京正式上線,預計于11月覆蓋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用戶通過滴滴出行的試駕入口瀏覽、預約品牌汽車后,經過平臺認證的車將提供上門服務,用戶可以按照自己規劃的線路親自駕駛了解車輛的真實使用狀況。
據了解,滴滴試駕可預約的汽車品牌超過20個,涉及100多個車型,汽車價位從10萬元左右到100萬元以上。目前奔馳已作為首家汽車品牌入駐滴滴試駕平臺,滴滴方面表示其他國際國內知名汽車品牌亦將陸續入駐滴滴試駕。為保障試駕期間的人員與車輛安全,滴滴試駕平臺會購買試駕責任險,覆蓋試駕過程中可能的車輛損失、人身傷害、第三者損失等三類風險。
分析人士表示,滴滴此次涉足試駕實際上是看中汽車后市場領域這座金礦,該業務可以為汽車廠商進行精準的移動化、體驗式營銷。“試駕業務只是一個開始,汽車后市場還有很多其他商業模式可以去嘗試。”滴滴方面如是說。根據交通部門的相關預測信息顯示,未來中國汽車后市場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8年后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