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人才紛紛奔私的當口,不少私募大佬(PE)卻看好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前景,紛紛參股甚至擔任大股東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就有3位私募機構人士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均在50%以上。
在公募人才紛紛奔私的當口,不少私募大佬(PE)卻看好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前景,紛紛參股甚至擔任大股東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就有3位私募機構人士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均在50%以上。
最新披露的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名單顯示,凱石投資董事長陳繼武就申請設立了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陳繼武持股比例高達96%,剩余4%的股權由自然人李琛持有。除了陳繼武外,此前上海恒越投資公司和上海摯信投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曙軍也以100%的持股比例,打算一人申請設立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即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早在今年4月2日,私募機構北京鵬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愛斌也以自然人的身份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名為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楊愛斌持股比例也高達55%。
2013年底監管層允許自然人可以成為基金公司的主要股東(一般指持股25%以上)或持股5%以上的非主要股東,而這一條件的放開,也給一些資本實力雄厚的資管大佬涉足公募行業提供了機會。
對于今年多位私募大佬發起設立基金公司的現象,錢景財富CEO趙榮春認為,設立公募基金私募大佬們有著先天優勢,如在一級市場的投資“眼光”可以在二級市場上獲得積極反映。另一方面,PE拓展公募業務也可彌補PE資產業務單薄的劣勢,完善大資管模式。
格上理財研究員張彥也指出,未來還會涌現其他私募大佬設立公募基金,但這與公司發展規劃、公司投資能力及治理能力都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