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公布于10月20日24時上調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汽柴油每噸上調幅度均為50元,折合升價為93號汽油上調0.036元/升,0號柴油上調0.041元/升。此次上調,成品油調價機制改革以來上調幅度最小的一次。
截止到本次調價,2015年國內汽、柴油價格已經經歷了20輪調價周期,汽油價格每噸累計下調315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下調370元;折合93號汽油零售價格每升下調0.239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324元。
受國慶假期的影響,本輪計價周期較長,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本調價周期內,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先漲后跌,呈現“幾”字型走勢。整體來說國際原油價格小幅上漲,截止10月20日,WTI原油報價45.89美元/噸,較10月1日上漲2.57%;布倫特原油報價48.61美元/噸,較10月1日上漲5.92%。
國際原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依舊持續,盡管國慶節期間受到敘利亞地緣政治和美石油鉆井數完成七連降等利好消息支撐,但原油反彈僅僅是曇花一下。10月12日之后原油價格持續下滑,主要是受到EIA數據顯示美原油庫存暴增760萬桶、OPEC數據顯示9月份原油產量破3年新高、13日IEA報告指出原油供給過剩的狀態將持續到2016年等利空消息連續打壓。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盧興俊認為,目前中國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沙特和俄羅斯在亞洲市場大打石油戰,后期原油價格下行壓力倍增,預計短期內原油價格下行壓力較大。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油價監測顯示,截止10月19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1.94%。
本次調價周期內(10月1日-10月20日,其中10月1日-7日為國慶節假日)主營汽柴油方面也呈現出先增后降的走勢,且主營柴油強于汽油。主營汽柴油方面:首先、因十一假期的影響,本月工作日時間縮短,主營汽柴油銷售任務困難加大,各主營單位穩價銷售并加大優惠力度;第二、汽柴油價格自9月初開始經歷一波漲勢,現在汽柴油價格已處于中期高位,與低位的原油價格不相符;第三、十月份本是汽柴油銷售淡季,且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市場大環境疲軟,汽柴油需求量低迷,成品油市場操作謹慎,整體成交一般。生意社數據顯示:截止10月20日,主營方面,93#汽油較10月1日相比下跌幅度在60元/噸左右,0#柴油較10月1日相比上漲幅度僅有25元/噸左右。
本輪成品油調價上調,但后期汽柴油價格仍面臨下行風險
雖然本輪成品油調價上調,但僅僅是打了一次上調的擦邊球,50元/噸的成品油上調幅度并不能有效的提振成品油市場信心。最近,國務院發布意見稿,將擇機開放成品油市場價格、三季度中國GDP僅為6.9%增速跌破政府心理預期等消息相繼發布,再加上10月份以后是成品油需求淡季,再加國際原油價格低迷等利空因素,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認為:進入下一輪計價周期汽柴油市場仍將下跌。
下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1月3日打開成品油調價或擱淺
近一周OPEC原油產量增加、美國原油庫存上漲、中國經濟疲軟等利空因素相繼釋放,國際原油價格也相應維持了一周的下跌態勢。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盧興俊認為:短期原油利空因素出盡,國際原油價格將回歸震蕩格局,且預計震蕩幅度不會太大,下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1月3日24時打開,預計成品油調價擱淺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