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反信息詐騙中心通報稱,今年以來深圳發(fā)生800 多宗涉及170 號段電話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已經超過1100 萬。其主要詐騙手法集中在冒充游戲工作客服幫忙退費詐騙、代辦信用卡詐騙、信用卡提額詐騙、新生兒補貼詐騙等方面。
近日,深圳市反信息詐騙中心通報稱,今年以來深圳發(fā)生800 多宗涉及170 號段電話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已經超過1100 萬。其主要詐騙手法集中在冒充游戲工作客服幫忙退費詐騙、代辦信用卡詐騙、信用卡提額詐騙、新生兒補貼詐騙等方面。
對此,手機管家安全專家陸兆華表示,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銷售,由于在實名制方面并不嚴格,導致詐騙分子利用虛假身份證辦理號碼后實施詐騙,為警方破案增加了難度。而無論是信用卡詐騙、網購退費詐騙還是新生兒補貼詐騙都是常見的詐騙類型,詐騙的原理沒有任何變化,都屬于“社會工程學原理”的詐騙,源頭也都是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精準詐騙的發(fā)生。
源頭仍在個人信息泄露
“在游戲客服的詐騙案中,詐騙分子知曉受害人是游戲玩家,并在某平臺有賬戶,于是對其實施了精準詐騙。在新生兒補貼詐騙中,詐騙分子知曉受害人剛生了寶寶,于是對其實施精準詐騙。”陸兆華表示。
從大撒網式詐騙向精準詐騙轉變是目前電信詐騙行業(yè)的重要趨勢。游戲賬戶被盜、新生兒父母的信息被泄露,以及用戶在網購中信息被泄露等等,都導致精準詐騙的發(fā)生。而這些詐騙由于和受害人緊密相關,所以容易詐騙成功。
騙子充分利用“社會工程學原理”
陸兆華認為,目前冒充公檢法、客服等工作人員的詐騙都屬于“社會工程學原理”詐騙,其流程都基本一致:
首先,騙子先通過各種渠道拿到許多用戶個人信息;接著,為取得信任,冒充公檢法或者銀行、社保中心、居委會、網站客服等工作人員取得被騙者信任,讓被騙者心理放松警惕;然后,利用恐嚇或者利誘的方式讓被騙者心理緊張、貪圖便宜,比如,信用卡透支、賬戶不安全、涉嫌洗錢、網購退款、新生兒補貼等等;最后,為受害人提供幫助,在被騙者恐慌、被貪圖便宜沖昏頭腦的時候,提出解決方案,索要手機驗證碼、或者讓其匯款到指定賬戶。
對于這類詐騙,陸兆華提醒廣大手機用戶:
首先,在接到170開頭的電話、短信的時候,都要保持警惕。因為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號段,真實用來作為常用號碼的用戶極少。
其次,不要有貪便宜心理。信用卡提額、辦理大額信用卡、新生兒補貼等詐騙方式都是利用了受害人貪圖利益的心理,在辦理信用卡、新生兒補貼等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在正規(guī)渠道進行。
再次,不要向任何陌生賬戶轉賬,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手機支付驗證碼。詐騙分子最后可以得逞都依靠轉賬來實現,所以不給騙子任何機會,不要隨意轉賬和泄露手機驗證碼。
同時,安裝手機管家等安全軟件,可以有效的攔截詐騙短信,識別詐騙電話。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管家在線舉報這些號碼,幫助更多人通過手機管家大數據實現防騙。運營商和監(jiān)管部門應該加大虛擬運營商放號的規(guī)范管理,加強實名制驗證,降低170等虛擬號碼實施詐騙的事件發(fā)生,也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