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利比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
八個非OPEC國家分別為阿塞拜疆、巴西、哥倫比亞、哈薩克斯坦、挪威、墨西哥、阿曼和俄羅斯。
今日(10月21)將舉行聯合會議,主要是探討一些原油產量方面的問題,這是原油市場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以俄羅斯為首的八大非OPEC成員國與OPEC成員國進行協商。非OPEC產油國一直拒絕與OPEC合作減產,以降低石油供過于求的局面;反過來,OPEC則拒絕單獨抑制產量,而且許多成員國已增產。本次協商如果成功,達到減產的目的,對于原油將會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不論是OPEC成員國還是非OPEC成員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原油價格提升,但是它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不想通過減產來抵制原油下跌。這相當于肚子已經餓得不行可是還是不愿意去做飯吃。
從當前局勢來看,OPEC成員有已經有部分成員國家已經不堪重負進行了減倉,但是還是未能抬高原油價格,可以看出OPEC成員國的情況更為的不堪,難忍。所以從談判的低位上稍占下風。
不管怎么說,本次談判的共同目標是提升原油價格,對于原油價格都將會是一個利好,會議成員國都很情況如果本次談判失敗將會會影響后續的原油走勢,所以會議談判成功的概率較大,但除非有其他的提振原油的方法。比如之前的也門戰爭,俄羅斯空襲敘利亞。
市場原油過剩成為原油價格一蹶不振的原因,前期埋下的禍根,現在逐步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