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暴跌跌已經無所謂,當暴漲也不再是欣喜若狂的時候,投資者們早已失去了“主心骨”。然而有危就有機,考量投資機構真正實力的時刻到了。《投資有道》雜志就此采訪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吳文哲,吳表示震蕩市請交給我們來做吧。
當暴跌跌已經無所謂,當暴漲也不再是欣喜若狂的時候,投資者們早已失去了“主心骨”。然而有危就有機,考量投資機構真正實力的時刻到了。《投資有道》雜志就此采訪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吳文哲,吳表示震蕩市請交給我們來做吧。
今年上半年的牛市與不斷加杠桿關系很大,現在去杠桿也是這次牛市結束的主要原因。要去杠桿就一定會跌,但問題是政府去杠桿的態度很堅決,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折中的事,如果跌的太狠,會暫緩一下避免集中性的拋壓。如果下跌快的話,就會把去杠桿的速度收一收,這個呢也是給股票市場提供反彈的機會。但整體上來看中期去杠桿的過程沒有結束,場外的杠桿一定會去。
目前我們對中期整個市場格局并不樂觀,今年上半年這輪市場是杠桿牛市,但杠桿牛市若顛倒過來的話,去杠桿就可能變成了牛市結束的原因,而且去杠桿的過程當中,缺少熔斷機制,所以我們看到這一輪的上去下來,時至今日應該已經是去杠桿的最后階段了,可以看到會里集中性的去杠桿,如果真到了單一系統的話,這個就結束了,所以時間限制上來說, 如果還有急跌暴跌的話到這個月可能也就結束了,所以最近存在一個很好的契機反彈,去杠桿過程差不多了,可以看到昨天(9月16日)的反彈很洶涌量不大,今天上午(9月17日)買盤也很洶涌,但我們的定義是超跌反彈。
整體看來,我們現在對整個宏觀經濟,包括GDP并不是十分樂觀,我們認為,之前中金下調了GDP預期一次,把今年下調到了6.8,把明年下調到了6.6,我們認為他們也是在看到了諸多因素以后,綜合出來這樣一個結果。所以,市場的結構我們判斷,明年會收縮,上漲,下跌,反彈,收縮。然后一直需要到我們的居民部門開始把在權益類投資的比重降下來,比如現在還有20%,降到了5%,降到了大家不會再跑過來聽我們講股票市場是什么樣子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具備啟動下一輪了。因為他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需要降低整個不管是居民部門也好還是企業部門也好在權益類市場的配置,他才會具備下一輪起來的契機。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認為選股會很重要,當下做的是超跌反彈,但只是反彈而已,如果面臨到明年和后年的格局的話,我們需要選股,需要選出那些真心實意高增長,具有很好的產業前景,具備靠譜的業績增值公司或市值公司,因為不是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靠PE來估值的,我們需要判斷哪些用戶的高速增長,以及它現行能力的增強,這東西交給我們來做,因為可能是撇開這行業單純地只是在選股而已。
吳文哲:我們老板推薦了一本書《從零到一》,是從1969年到2001年的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那時大家干一件事情,大家開一個公司去吸引風投,跟風投說我3年以后要上市,然后公司大概給一個一個估值,但風投給他錢以后,一年多之后企業就破產了。這不是由互聯網產業在現實社會中演進所造成的,它是由我們的資本上的泡沫所造成的。這個現象不代表互聯行業在社會演進當中他的作用就停止了,放緩了。其實有可能他會使得那些代表功利心的人、錢快速消滅,然后讓真正巨頭活下來。生存壯大。他其實不會改變整個產業進行的格局,只是把上面的泡沫給去掉了。
我們想投資的股票是那些呢?真心實意的在用他們的方式去把中間環節打掉,去創造新的需求。那些公司對我們來說有可能會成為偉大的投資行為。某些公司只是奶油蛋糕上的奶油而已,他們往自己身上加奶油讓自己賣的貴點而已。
《投資有道》:現在互聯網公司有新的方式,和原來比已更新換代,這種情況下在上市公司里大家都在互聯網+的時候,是什么行業或是什么趨勢在往下?
吳文哲:對我們來說需要找到他現有的資源、以及去掌握資源的能力和企業的組織架構有可能使他在快速增長的行業里一并做大的公司。這樣的話我們不是去找那些產品迅速被別人給覆蓋掉的。比如互聯網1.0和互聯網2.0 。互聯網1.0是去替代傳統的行業,互聯網2.0是互聯網模式一種模式與另一種模式的PK,看誰最后能獲勝。那如果有互聯網3.0的話,就是新的互聯生存模式去創造缺乏競爭的需求,你可以上來就享受更高的溢價,沒人和你競爭,創造的需求又很好。所以要找不容易被別人復制的,但很難。
吳文哲:可攻可守的時候,我們拿什么東西來守,我們拿那些我們看的清楚的,我們拿那些已經跌到10-15倍市盈率的時候我們敢買,但是20倍市盈率我們知道它漲不上去的股票。它其實攻守兼備,就是說我們現在有一顆守心他們是我們的策,是我們的矛,是我們的基石。但問題是,超跌反彈的時候,我們拿什么東西去進攻,所以,在未來很長時間里,我們會把一些很基礎、很傳統的行業,拿的比較重。因為,它們是提供我們基準的行業,在我們凈值回撤的時候,可以找到底的行業。當我們要去攻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選擇一些新興行業、新興產業,因為相對來說,它們市值的中軸是在不斷地上移的,切換到一些行業,如傳媒、計算機、互聯網、體育,因為他們代表著未來。
吳文哲:中藥板塊最近表現不佳、創新藥在加速,醫療服務有同比75%的增速。所以,在醫療板塊里,我們也分了很多子板塊。而且還有基因測試技術相關的,大家所看到的明星股票,享受的是跟互聯網一樣的估值和估值模式。所以,我們在子版塊里找到很多,基本上市盈率今年30倍,明年20倍,還有30%左右的增長的公司,它們是在可守且攻的時候,具備一些進攻性的。
吳文哲:醫療服務一直估值很貴,40多倍,很多基于基因測試、基因診療技術,它具有進攻性,但它不具備本身的防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