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央行2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發行了票面利率3 .1%、1年期的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央行2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發行了票面利率3 .1%、1年期的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此次央行票據發行獲得了300億元人民幣的認購,超額認購5倍。這意味著央行首次試水離岸債券發行獲得成功。“在金融里面如果出現價差的情況,就會有套利的操作”,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向南都記者表示。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央行票據收益率曲線中1年期品種最新報在2 .6638 %,此次倫敦發行的央票較同期限在岸央行票據收益率高出約44個基點。
美、歐投資者買了49%
據昨日央行網站消息,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采用簿記建檔方式,成功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期限1年,票面利率3.1%。
數據顯示,3.1%的利率水平亦相當于境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降至六年低點的3.06%。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批債券的收益率高于十年期的在岸政府債券,因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金融里面如果出現價差的情況,就會有套利的操作”,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向南都記者表示,如果中短期的債券利率和國內長期債券的利率差不多的話,套利的可能性就會存在,因為同樣的回報,中短期的流動性更好,大家會更愿意購買。但是在海外購買債券還涉及到一個成本的問題,目前為止人民幣向海外還是不能直接流通的,國內投資者購買海外債券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
據數據顯示,此次一年期央票較同期限離岸人民幣中國主權債收益率高出約10個基點,而離岸人民幣中國主權債曲線上,1年期品種收益率最新報在3.0013%。另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央行票據收益率曲線中1年期品種最新報在2.6638%,此次海外發行的票據較同期限在岸央行票據收益率高出約44個基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央行在倫敦發行的一年期央票,美國和歐洲投資者合計購買49%,其余51%為亞洲投資者所購。按投資者類別分,銀行占到47%,央行或公共部門占到38%,基金管理公司14%,私人銀行1%。
陳波認為,購買方還是會以機構為主,西方國家投資者基本上以機構為主,許多個人也是通過機構來進行投資的,因為機構在信息獲取和判斷方面相對來說更加專業。
人民幣海外發債并不是第一次。資料顯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此前在倫敦發行了20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債券。就在上周建行和農行在倫敦發行了總計12億美元債券。
陳波認為,銀行是作為先驅者,在跟一些國家互利互換過后,這些國家就會有了一些人民幣,要在這些國家創建一個離岸市場,需要有足夠的人民幣離岸資產的買賣,所以銀行就是離岸人民幣建立的先驅,先在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的方式,能夠促進人民幣國際資產的互動。
英國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測算,截至2013年,全球日均外匯交易總量高達5.3萬億美元,倫敦占41%,體量全球第一。倫敦已經成為除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外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幣外匯交易中心。英國也是中國之外第一個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的國家。2014年10月,英國財政部曾發行30億元人民幣國債,期限三年,票面利率為2.7%。
央行首次在境外發行央票,為什么會選擇英國倫敦?陳波認為,首先英國現在是對中國比較友好的西方國家,比如今年3月22日,英國是西方主要國家中第一個同意加入亞投行的,英國也很早就跟中國進行了互利互換,愿意幫助中國建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其次,英國在整個西方國家中與美國一樣,都是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金融業也是僅次于美國,非常發達,再加上倫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所以從這個戰略角度來講是需要像英國這樣比較發達的國家來促進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奚君羊也表示,首先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金融中心,中國要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可能繞開倫敦。現在中英關系由于習主席的出訪又進一步加強了,而金融合作一定要有政府層面上的保障,這就為未來一系列的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個人認為,央行首次在國外發行債券選擇倫敦更多的是政治層面上的考慮,沒有太多的經濟因素”,招商銀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向南都記者表示,剛好也是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再加上倫敦也是世界第二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英國方面肯定是希望把第二的位置坐實。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姚樹潔認為,英國的金融中心城市倫敦恰好能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起到平臺的作用。英國可以借用倫敦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成熟的平臺讓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以及作為世界型儲備貨幣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去年三月,中英兩國中央銀行在倫敦簽署人民幣清算和結算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加強了倫敦作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地位。
陳波表示,在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英國一直是一個促進的角色。因為英國本身在金融方面對中國的態度比較友好。再加上英國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西方比較老牌的發達國家,對人民幣國際化不會出現反過來開放的沖擊。
對于未來中英在金融方面合作的空間,陳波表示,繼續在人民幣國債發行方面,還有一些其他的金融資產的發行,比如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等能在英國的金融中心全球發行,有助于幫助中國的經濟和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也能幫助中國的投資者不用考慮匯率風險的問題去海外投資。
陳波進一步表示,在英國有世界上比較好的大宗商品金屬交易場所,這個交易所不僅要求有真正標的貨物,而且還需要很好的金融服務平臺。利用交易所這個平臺能夠促進我國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國際化。此外,在國際資產交易方面,對國內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也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但這也是共贏的,因為幫助我國資產走向國際化,英國的金融資產也會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