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為引人注目的市場變化莫過于大宗商品市場和石油價格的急速下跌。2016年的市場預期如何?美國金融界的專家們為市場前景把了把脈。
2015年末的美國節假日在美聯儲9年以來首度加息中度過。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一年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市場變化莫過于大宗商品市場和石油價格的急速下跌。另外,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而希臘則出現債務危機。那么2016年的市場預期如何呢?美國金融界的專家們為市場前景把了把脈。
通貨膨脹上漲可能超出預期
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認為隨著經濟復蘇造成通貨緊縮的經濟冗余已經基本被消化,接下去的經濟增長會推動通貨膨脹的上升。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利率期權價格水平反映出,投資人還是認為美國未來5年的通貨膨脹率有38%的可能不到平均每年1%的水平。所以高盛推薦買入與通脹掛鉤的美國國債賣出普通美國國債來賭實際通脹上升將超出目前市場上投資者的預期。
“住房市場目前還是處于供給短缺狀態,新建房屋始終處于低位,家庭組成率在最近兩年不斷上升,目前已經上升到了危機前的水平。供給的短缺造成了房租的快速上漲,最終將推動通貨膨脹的上升。”德意志銀行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彼得-胡派(Peter Hooper)在近日舉行的一場論壇上提到。
而且通貨膨脹率的上漲不僅僅是房租上漲推動的。失業率也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僅為5%,據高盛預期,2016年的失業率將進一步下滑到4.6%。高盛認為如此低的失業率將喚醒市場,正視通縮的時代已經過去。
除了充分就業帶來個人消費拉動的通脹之外,企業投資也可能提高通脹率。“在過去5年的經濟復蘇中,勞動生產率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這也就是說企業還不愿意投資固定資產,經濟增長是通過擴大雇傭來實現的。2016年,鑒于失業率已經很低,企業將擴大資本投入,以投資提高勞動生產率。”胡派說。
目前市場價格反映出的低通脹預期有一部分是因為投資者認為低油價和國際大環境會給美國帶來的通縮影響。目前的低油價減少了通脹。高盛在最近的報告中針對這兩點提出,油價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走跌,但是在2016年底到來之前會出現反彈,價格會上升到52美元一桶。反彈的油價會進一步推高通脹,正好與油價目前的作用相反。至于說國際通縮大環境,高盛列舉了包括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和現主席耶倫的論文在內的一系列研究報告認為支持國際大環境對美國通脹沒有多少影響。
全球經濟發展穩定
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提出了明年的10大主題,其中就包括全球經濟發展比看上去更加穩定,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出現分化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增長放緩但是不至于形成災難這三點。全球總體的GDP增長在2015年的預期僅為3.2%,創下經濟危機以來最緩慢的增長記錄;而2016年預期經濟增長會比2015年稍好,增速可能上升至3.5%。高盛認為,中國和美國GDP的增長都會放緩,中國的增長將從7%減少到6.4%,美國的增長將從2.4%下降到2.2%。全球的加速增長主要來源于目前處于衰退的國家例如巴西將減少下跌的幅度而俄羅斯將在2016年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發達國家將不會出現部分人擔心的經濟滯脹。財政政策將延續今年12月開始的分化,美聯儲繼續提高利率,歐洲將繼續保持負利率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所以高盛推薦2016年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美元、賣出歐元和日元獲利。歐洲的寬松政策將造成高風險的意大利國債收益向低風險的德國國債靠攏,投資人可以通過買入意大利國債賣出德國國債獲利。
至于說新興市場國家,鑒于油價和大宗商品的價格將持續低迷,很多資源出口型新興市場國家都將持續面臨財政和經濟增長的問題。奠基石宏觀基金的合伙人兼經濟研究主管南希-拉扎爾(Nancy Lazar)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對新興市場總體上非常小心。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依賴資源出口的俄國和巴西在2015年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所以2016年新興市場將持續低迷。我們同時擔心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狀況。當放緩的經濟遇上償還債務的高峰就不妙了。特別是那些依賴借入美元外債的國家在美聯儲緊縮利率政策之后將經歷艱難時期。”
不過高盛認為在金融危機之后,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發行的債務都是以本國貨幣計價,外匯儲備還處在相對高的水平,所以新興國家可以避免傳統的金融崩潰。
美股上升空間有限
雖然對于美國經濟在新一年的走勢都認為能夠繼續緩慢上升但是美股預期如何表現以及如何進行交易則是另一碼事。
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提出了“耶倫看漲期權”的概念。這個名詞源于華爾街流傳已久的“格林斯潘看跌期權”或者“伯南克看跌期權”這一說法。“格林斯潘/伯南克看跌期權”指的是每當股市大跌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伯南克都會用各種方法直至降低利率來保證市場不會繼續下跌,相當于每個美股投資人都有一個格林斯潘/伯南克贈送的看跌期權。
而“耶倫看漲期權”是指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美聯儲將非常激進的對待每一個好消息和經濟數據。所以一旦經濟出現繼續好轉的跡象,耶倫都會提高利率進而打擊美股。這就相當于美國美股投資人都賣給耶倫一個“看漲期權”,一旦股價上升,耶倫就將拿走上漲帶來的利潤。
至于股市基本面,高盛則預期公司盈利將在2016年重新出現上升勢頭。根據資產回報率的歷史數據,高盛認為目前與90年代下半葉的趨勢相類似,在資產回報增長停頓一段時間后將繼續上升。在金融危機以后,公司的盈利增長主要依賴利潤率的上升,公司銷售業績卻不如人意。但是因為雇員人數上升和競爭加劇等等因素,利潤率在近幾年不斷下降造成整體公司利潤的停滯。這與90年代早期的歷史相同。如果歷史重復90年代的歷史,明年的公司利潤將在銷售不斷擴大、利潤率停止下滑的雙重因素下出現上升勢頭,帶動股市基本面出現好轉。
雖然股市基本面預期出現好轉,因為“耶倫看漲期權”,高盛預期明年美國股市將沒有多少上升空間,預期標普500指數將在2015年底達到2100點,僅比美股周二收盤價高1%。
大宗商品價格改變國際力量對比
2015年最為引人注目的市場變化莫過于大宗商品市場和石油價格的急速下跌。美國用于進口大宗商品市場和石油價格開支的減少,流入新興國家的石油美元減少。高盛預期在2016年,因為石油美元的減少,國際儲蓄率將出現下降。因為石油美元很多被用來購買美國國債,公司債券等形式儲蓄起來,儲蓄率的減少將對利率和信貸市場出現負面影響。但是因為能源板塊和大宗商品相關板塊的公司大量削減資本支出,對儲蓄資金的需求也出現萎縮,所以影響預計不會很大。
雖然高盛認為油價因為需求強勁會在2016年年底以前出現反彈,但是對于大宗商品價格則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保持低迷狀態。這是因為石油生產可以在油價太低的時候暫時關閉油井減少產能減少成本開支。而很多大宗商品,例如礦產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成本結構是高固定成本低運營成本,有的例如煉鐵廠還有相當大的關閉重啟成本,關閉礦山無助于減少開支。所以大宗商品的供給相對剛性。
由于中國以及能源板塊和大宗商品相關板塊的公司將預期削減資本開支,高盛認為與資本支出相關的大宗商品,例如鋼鐵水泥等將因為需求銳減而繼續疲軟。相反,日常消費將消耗的大宗商品例如石油和制作罐頭的鋁材以及農產品則會表現良好。這將從國際的角度對依賴不同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造成不同的影響。所以高盛認為,投資人在2016年可以通過買入出口石油的墨西哥和俄羅斯的貨幣,賣空出口金屬礦產的南非和智利的貨幣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