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助推新跨越——貴州“縣縣通高速”】從“交通慢、物流慢、信息慢”到“高速連通、高效物流、高速發展”,貴州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為跨越發展提速,為貴州推進全面小康建設增添了新動力。
從“交通慢、物流慢、信息慢”到“高速連通、高效物流、高速發展”,貴州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為跨越發展提速,為貴州推進全面小康建設增添了新動力。
5年3600公里:山區筑路史上的奇跡
“十二五”之初,貴州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僅為1507公里。31日,隨著貴州宣布“縣縣通高速”,通車總里程達到5128公里,形成15個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是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
貴州省交通廳總規劃師邱禎國說,貴州新建高速公路平均橋隧比約50%,每公里平均投資超過1億元。“縣縣通高速”項目總投資超過4100億元,創新投融資模式是創造貴州速度的關鍵。
貴州省采用BOT、BOT+EPC、“BOT+EPC+政府補助”模式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共計1589公里,占全省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總規模的四分之一,共吸引社會投資1770億元。
貴州“縣縣通高速”標志性工程之一的清水河大橋,既是世界上最大單跨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又是已建成的世界第二高橋,原定工期為54個月,實際工期30個月,創造了我國懸索橋施工進度的新紀錄。
從“經濟洼地”到投資高地:交通為跨越發展蓄勢
貴州省廣東商會剛成立時只有30多個會員,隨著交通翻天覆地變化,不斷有廣東人來這里創業,現已有3000多個會員單位,在貴州投資超過6000億元。
“落后的交通長期制約著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縣縣通高速后,貴陽就是大西南的交通樞紐,貴州的后發趕超優勢很明顯,今后會有更多的廣東人來這里投資興業。”貴州省廣東總商會常務副秘書長黃俊漢說。
總部位于福建的以晴集團,把公司的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制造基地布局在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年產值已近10億元,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洲多個國家。以晴集團執行董事洪哲森說,貴州北經重慶可以通江達海、走渝新歐入絲綢之路;南經云南、廣西可以連東盟、入海上絲綢之路,使公司在對外貿易的戰略上享有可進可退便利。
在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隨著世界500強富士康、美國高通、正威國際集團的落戶,華為、東軟和印度塔塔集團等也密集跟進,一個智能終端制造和大數據產業的新興基地正在形成。
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陳熵說,貴州“縣縣通高速”帶來四大紅利,一是將貴州豐富的能礦、農產品資源轉化經濟發展的優勢,二是加快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三是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四是產業結構布局優化、城市生活品質提升,這些都將為跨越式發展蓄勢。
適度超前加速發展:交通助力脫貧攻堅
“亞洲磷倉”甕安縣擁有豐富的磷礦資源,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資源給當地群眾帶來的效益十分有限。這兩年,甕安縣建成4條高速公路,吸引了山東金正大和深圳芭田兩大化肥企業設廠,產能突破200萬噸,為當地提供了數千人的就業崗位。
“路通了,我們沒有落后的理由,只能加速發展。”甕安縣縣長黃桂林說,高速公路為當地產業發展鋪開一條“高速跑道”,除了做強磷煤化工支柱產業外,現代農業、物流商貿、旅游業都成為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好途徑。
貴州省交通廳廳長王秉清說,“縣縣通高速”對貴州推進烏蒙山、武陵山、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65個貧困縣全部通高速公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高速公路里程達3700公里,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路網結構,老百姓的獲得感增強。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貴州交通將繼續適度超前、加速發展,計劃投入2900億元,力爭高速公路里程超過7400公里,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為支撐、縣鄉公路為脈絡、通村公路為基礎的公路網絡體系,適應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