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兩孩政策全面“落地”。記者昨日從省衛計委獲悉,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我省全面兩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明年元旦后出生的二孩均合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我省對一對夫妻生育兩個以內的孩子,實行生育登記制度,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不需要審批。
元旦后出生二孩均合法
我省兩孩政策全面“落地”。記者昨日從省衛計委獲悉,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我省全面兩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明年元旦后出生的二孩均合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我省對一對夫妻生育兩個以內的孩子,實行生育登記制度,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不需要審批。
四十多年來我省少生人口1200萬
省計劃生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寶琴介紹,我省從上世紀70年代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以來,經過全省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四十多年來的艱苦努力,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少生人口1200萬,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改善了群眾的生存和發展狀況。
“如果不搞計劃生育,我省現在的總人口將會突破5000萬,那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比現在更加尖銳和復雜。”劉寶琴說,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實現了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增長速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計劃生育功不可沒。
兩孩放開后
預計每年多出生4萬~5萬人
據悉,我省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目標人群共有236.7萬對,其中城鎮有103.5萬對,農村有133.2萬對。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我省今后幾年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預計每年平均多出生4萬~5萬人,自增率將增加1~1.3個千分點,人口規模不會快速擴大。
所以說,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內不會導致我省出生人口大幅增長。
“全面兩孩”
仍然是計劃生育
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諸如“計劃生育放開了”、“我國將不再實行計劃生育”等言論,劉寶琴表示,人口問題始終是關系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目的絕不是把人口控制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人口均衡發展,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并且人口總量適度、人口素質全面提升、人口結構優化、人口分布合理,“所以,隨著我國人口客觀形勢的變化,對生育政策進行完善和調整,并不意味著要取消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而是為了科學地、全面地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元旦后生二孩符合計生政策
針對百姓關心的我省何時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問題,陜西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計劃生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寶琴表示,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我省全面兩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凡一方戶籍或居住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夫妻,現生育或合法收養了一個子女的,均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二孩不再審批實行生育登記制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生育還要不要審批?劉寶琴介紹,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精神,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我省對一對夫妻生育兩個以內的孩子,實行生育登記制度,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不需要審批。
相關部門將制定具體意見,指導各地對于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孩子的夫妻,到現居住地或戶籍地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機構去登記,在登記過程中提供生殖健康、優生優育、避孕節育方面的指導、咨詢和服務。
“獨子”優待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如果自愿只生育一個孩子,能否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優待?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政策調整前的計劃生育家庭繼續按規定的條件、標準、年限享受各項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優先優惠政策。
政策調整后自愿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等相關獎勵優惠政策。
已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后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優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還。
生育假如何延長相關政策還需等待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是否鼓勵晚婚晚育,對婚育、生育假是如何規定的?劉寶琴解釋稱,當前,男女初婚年齡已經到了25歲左右,初育年齡到了26歲以上,沒有必要再鼓勵晚婚晚育,因為年齡太大,對于母嬰安全、健康等方面都不利。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規定,符合法律法規生育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這就意味著無論是一孩還是兩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規規定的再生育三孩以上的,都可以享有延長生育假的相關獎勵以及其他相關的社會福利。
我省生育假如何延長,還需要等新修訂的《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出明確規定。
增加產科床位加強輔助生育中心建設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孕產婦特別是高齡孕產婦會增加,兒科醫生短缺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如何面對全面放開二孩可能帶來的壓力?
為保障母嬰安全,我省將提前“備戰”,加快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的整合,積極做好相關工作。其中,加強產科、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建設,增加產科床位,力爭用三年時間每個縣都能建成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
在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高危產婦門診,健全接診、會診、轉診的工作機制,加強產科、兒科助產師的培訓,提高服務能力。加強優生優育宣傳和咨詢服務,全面實施孕前優生篩查和孕產婦系統保健免費基本服務項目,完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機制。加強輔助生育中心建設,有效解決大齡夫妻不孕不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