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2月30日)23:30公布的至12月25日當周庫存數據顯示,當周EIA原油庫存增加262.9萬桶,預期減少250萬桶,前值減少587.7萬桶。EIA庫存再增加,美原油再度探低跌至36.4美元/桶。周四(12月31日)亞洲時段,原油略高位橫盤震蕩,交投于36.74美元/桶。
紐約原油期貨交割地點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原油庫存升至6300萬桶,為2004年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連續第八周上漲,若庫存進一步增加,將接近7300萬桶的上限。油價在美國政府公布了其原油庫存意外增加之后出現下跌,再次觸及前期低位。
油價下跌,對產油國尤其是非OPEC國家影響巨大,油價下跌不但使沙特等產油大國出現財政赤字,對非OPEC國家而言,油價下跌重壓產油國貨幣,拖累盧布、加元、挪威克郎、巴西雷亞爾和墨西哥披索等商品貨幣。
原油價格持續低迷,非OPEC的俄羅斯也不例外,因原油收入減少,俄羅斯盧布繼續貶值,再創新低。俄羅斯是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美國頁巖油地區之外,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者之一。本月初,OPEC維也納會議在沙特堅持不減產的聲音中落下帷幕。近年來,沙特阿拉伯一直希望通過維持產量甚至增產,來逼迫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減產,從而擴大市場份額。然而,這些策略并未奏效。一年多以來,俄羅斯原油產量不降反升,并在11月創下紀錄高位。而原油收入構成俄羅斯政府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俄羅斯經濟過于依賴石油,油價大跌造成盧布大幅貶值也就不足為奇了。盧布走弱推高了俄羅斯國內通脹率,為俄羅斯央行帶來了難題。
一個專注于能源行業的對沖基金AgainCapitalLLC公司的合伙人JohnKilduff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擠出高成本商的“使命”還未完成。因而對于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這樣的以及美國勘探公司來說,事情在第二、第三季度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
據WorldWideMarkets的首席市場策略師JosephTrevisani周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總的來看,2016年能源價格可能不會反彈,這對所有商品貨幣而言是不祥之兆。
市場投資機構重山投資分析,2014年下半年以來,油價持續下跌對產油國的經濟影響很大,已經對產油國的貨幣帶來一定壓力,盧布、加元、挪威克郎、巴西雷亞爾和墨西哥披索再次出現貶值,盧布尤甚。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世界主要產油國均遭遇嚴重打擊,為挽救國內經濟,在苦苦支撐一年多后,各國均加快了相關政策調整,宣布調高汽油和其他石油衍生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