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2015】
年度關鍵詞:動蕩、意外、機遇與挑戰
2015年是動蕩的一年,也是意外的一年,更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有政治面的也有經濟面的,可謂層出不窮精彩紛呈,尤其是接近年底這一段時間,各國央行輪番上陣各顯神通,成為影響匯市走向的最大因素和看點,相當精彩。現在已接近2015年最后時刻,就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下2015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展望2016年即將發生之事件;
溫故這段筆者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美國、歐盟、中國。這樣劃分的原因其實闡述過很多次,因為目前世界上最具份量的經濟體就屬這三個,其中美國綜合實力最強,歐盟和中國并列,但咱們老祖先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謙虛,筆者就把中國放在第三位,這并不代表中國就排第三,相反中國具備沖擊第一的實力和能力,只是現在不需要這樣做,中國目前還需繼續韜光養晦和悶聲發展,等有了足夠實力和能力再展現出來,到時候一定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1。美元加息是主旋律
2015年對于美國而言,最重要事件非美聯儲加息莫屬,其實自年初開始,就圍繞著美聯儲將于何時加息展開了討論,網絡上因此也充斥著大量文章,筆者也加入其中撰寫了幾篇,幸不辱命,筆者對于美聯儲加息的節奏還算把握得當,對于肯定十月份無法加息,以及十二月份應不會食言,都給予了較準確判斷,而美聯儲也確實這樣做了,算是給一直關注和支持筆者的朋友們一個交代,沒有讓大家失望,來年筆者會再接再勵;
對于美元為什么要加息?原因其實很簡單——在美聯儲結束QE之后,已無法再通過印刷新鈔票來進一步刺激經濟,因為新印刷的美元若一直在美國國內空轉,只會帶來更大傷害,會進一步加速新一輪經濟危機的產生,奧巴馬和耶倫都非常清楚這里面的利害關系,故寬松政策QE4很難推出(這是最后一步),因為在推出QE4之前,還有“加息”這一個選項可用,雖然加息負作用也很大,但相比QE4的危害就小得多了,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在沒有確認加息到底有沒有效果之前,QE4是不會推出的,美聯儲此次從幕后走到臺前,主導美國未來經濟發展走向,最終能否成功,落到實處還是得觀察全球流動性的走向,能不能順利進入美元將是美國經濟能否復蘇的核心關鍵要素。
2。歐洲在動蕩中求發展,寬松是必然產物,也是迫不得已
2015年對于歐洲而言,是充滿動蕩和意外的一年,從年初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再到隨后瑞士央行黑天鵝事件,動蕩和意外從年初開始就伴隨著歐洲,隨后希臘問題又再度燃起,市場對于歐洲的擔憂也是與日俱增,歐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下降,有資本流出也屬正常,在這種大背景下,歐央行推出QE其實很明智,因為只有QE才能填補由于歐洲危機所帶來的流動性外泄缺口,同時給予市場提供信心;但誰知道,11月份法國又再度遭受恐怖襲擊,這無疑是讓歐洲經濟進一步雪上加霜,歐央行被迫加大寬松力度,進一步負利率,同時增加寬松政策時限和擴大購買范圍,把國債納入購買體系,這個轉變看似變動不大,其實意義非凡,因為只有打通歐央行和國家國債之間的通道,才能實現歐央行兜底效果,顯然,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而歐元價值也就進一步被慢慢稀釋;
歐央行在本年度執行了兩次QE動作,一次是年初推出QE,一次是年末擴大QE,這一前一后,遙相呼應,暗示歐洲經濟問題不小,同時也肯定了歐洲的寬松立場,在歐洲經濟逐漸疲軟情況下,歐央行選擇QE是必然舉措,同時也是不得已為之,因為要拯救經濟,除了QE別無他法。
3。中國經歷多個里程碑事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2015年對于中國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這一年當中發生了許多重要事件,進行了多次降息和降準,每每這些動作出來,都會帶來不小影響,這些看似毫無聯系的動作,實際有千絲萬縷關系,借這次總結,筆者來做個梳理:
①自年初到年末,中國央行一共有5次降息和降準,前面兩次是分開進行,也就是2次降息和2次降準是獨立執行,并未一起推出,但后面3次降息和降準則是同步進行,從這樣的動作可看出,高層對于調整經濟的態度轉變和局勢的演變,年初狀況較為簡單,可以單獨處理,但到了年末逐步演變成較復雜狀況,故只能同步處理;降息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貨幣流動成本,而降準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從后面3次降息和降準同步的動作來看,中國經濟的復雜程度也遠遠大于年初,變得更加復雜和膠著,這是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中國目前正處于轉型陣痛期,通過貨幣政策進行有效調整,能縮短陣痛期加速經濟轉型,這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對老百姓而言更為重要;
②8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推出一項意在“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新政(俗稱新匯改),人民幣應聲下跌,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快速暴漲,2天時間貶值近4%,創下歷史記錄,這項史無前例的舉措其目的是進一步完善匯率市場化,在加入做市商后,人民幣匯率機制將更加完善,市場波動也將更加符合市場需求,成為真正指引經濟走向的風向標;
③北京時間12月1日凌晨,國際基金貨幣組織IMF宣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權重為10.92%,超越日元和英鎊,名列第三”,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代表著人民幣正式進入世界儲備貨幣隊列,隨著國際上人民幣使用率不斷增加,人民幣成為重要國際流通貨幣和儲備貨幣將不是夢想,而且,這一天將在不久后到來,人民幣開放是大勢所趨,命運前行的車輪無法阻擋;
④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掛牌的13種外匯交易幣種,并按其與中國的貿易權重計算不同的權重;這又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其主要目的除了能反應人民幣對于外幣的波動幅度以外,更多是確立人民幣自身的價值與地位,以及具備抵御國際貨幣大幅波動所引來的匯率風險,可謂一舉多得,意義非凡;
以上是2015年度全球三大經濟體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總結,基本上較為重要的事件都在上面有所闡述,或許因為疏忽遺漏了個別環節,但整體大范圍應該是能照顧一二;從上面內容來看,2015年不可謂不精彩萬分,三大經濟體走著截然不同的路線,有逐步衰弱的也有逐步壯大的,目前世界在慢慢形成一種全新局面,構建一種微妙格局,大家一定注意跟上這個節奏,千萬別掉隊。
【展望2016】
年度關鍵詞展望:加息、動蕩、機遇與挑戰
展望2016屬于“知新”這段,這部分內容筆者仍分成三個經濟體進行闡述,以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感悟,做出提前預判,希望能對各位朋友有所幫助:
1。美國能否持續加息是重要看點
美聯儲已經在2015年最后一次議息決議上確定加息,那么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觀察,觀察這次加息動作到底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怎樣影響?會有不利影響嗎?經濟能否承受得?。控撁嫘獣卸啻??這些都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即將面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觀察全球流動性走向,美元加息的最大目的就是引導全球流動性,如果不能導入更多流動性流入美元,那美聯儲加息動作就會帶來負面效果——加速美國國內經濟衰退,這對奧巴馬政府和耶倫來說非常不利,故可以預見,美元一定會有走強動作出來,剩下只是時間問題。同時到底能引導多少流動性進入美元,也將是重點觀察的要素,美聯儲和美國的控制力能否再度力挽狂瀾,就讓時間來告知答案吧。
不過,筆者在此也想表達一個觀點——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目前已發生很大變化,美國已不能再如以前那樣為所欲為,在這種不利局面下,美國將怎樣進行突圍,將是明年最大看點,對此,筆者很感興趣,會繼續觀察美國的后市措施,同時也建議大家多觀察,目前美聯儲已將潘多拉盒子打開,后一步局勢將會怎樣演變?時間會給出答案的…由于后市局勢無法提前預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使得匯市也會較為波折,故建議交易時一定謹慎小心,中長線格局根基不穩,在沒有得到明確指引之前,盡量以中短線或短線為主。
2。歐洲繼續寬松,但動蕩可能也不少
對于歐洲這邊,2016年的主基調將會繼續以寬松為主,畢竟歐央行已經在12月3日的議息會議上已確認延長QE,同時進一步擴大負利率,這些都是寬松動作,故能夠確定2016年歐洲的貨幣主基調會保持“寬松”;但寬松同時,歐洲自身問題可能還會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畢竟歐洲并非一個整體,是由多個國家組成,每個國家自身經濟狀況又完全不同,雖然有歐元區統一貨幣的經濟體存在,但這遠遠不夠,更何況歐元區內部也有多個成員國的經濟狀況十分糟糕,這無疑加重了市場對歐洲經濟的擔憂,倘若后一步再出現某個國家的經濟危機,必會讓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倘若再出現某個國家被恐怖襲擊,這樣會構成致命打擊,故可預見2016年歐洲的貨幣政策仍然會以寬松為主,同時動蕩也會一直伴隨左右,而這個動蕩到底是溫和還是暴力?只有讓時間來告知答案了,反正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總不是壞事,防范于未然,到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3。中國持續轉型,將面臨更多挑戰和機遇
2016年對于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一年才是中國經濟轉型真正開始執行的一年,雖然2015年也很重要,但經歷的這些事其實都是在為后一步轉型做準備——推出“一帶一路”對外戰略,“中國制造2025”對內戰略,成立亞投行,人民幣加入SDR,推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等等,這些動作都是在做鋪墊,都在為中國經濟后一步轉型奠定基礎。而接下來就等待2016年兩會一聲號令了,轉型之戰將正式打響。
中國經濟在前面十年由房地產行業帶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模式已經到頭,現在必須進行轉型,尋找新的突破口,“升級制造業”和“科研新技術”將成為未來經濟的主要增長點,這條路已幾乎獲得所有高層認同。雖然未來即將面臨的困難十分巨大,且任重道遠,但中國人從來就沒怕過困難,挑戰越大就代表機遇越多,隨著經濟轉型不斷推進和深入,中國經濟必將迎來新的增長和騰飛,在此,祝愿祖國日趨強大,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成為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個強大國家!我們將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