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基金可通過設立基金會委員,實現客戶對資本保有部分控制權。委托人或其他人士可以就信托資產的投資向受托人發出某些指令,以便受托人遵循從而避免存在詐欺行為。
巴哈馬基金可通過設立基金會委員,實現客戶對資本保有部分控制權。委托人或其他人士可以就信托資產的投資向受托人發出某些指令,以便受托人遵循從而避免存在詐欺行為。
在北美洲有一座美麗的小島,他坐落于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50英里外的加勒比海上,這里就是巴哈馬(Bahama).
早在20世紀早期,巴哈馬就是一個信托和旅游業十分發達的離岸金融管轄區,該國于1973年正式從英國獨立,成為主權國家。金融服務業是該國的重要產業,在這里沒有所得稅、資本利得稅、增值稅、銷售或使用稅以及遺產或財富稅。
在重要信托立法和創新方面,巴哈馬是世界上較為進步的轄區,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它延續了英國的普通法引用判例,但也擺脫了普通法的眾多束縛。它擁有永久信托、保護型信托、慈善和非慈善目的信托,管理相關委托人信托的私人信托公司等。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巴哈馬的金融服務產業,本刊特別采訪了巴哈馬金融服務局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Aliya Allen,讓她來解讀這個坐落于加勒比海上的金融轄區,到底能為中國的超高凈值人群帶來哪些獨特金融服務?
《財富管理》:中國高凈值人群對財富管理需求極為熱切,但近兩年中國的GDP卻在持續負增長。換句話說,當下人們賺錢并不會像前幾年那么容易,這就導致了財富的保值迫在眉睫,您認為中國富豪該如何應對這一情況?
Aliya:中國的高凈值人士或者企業家應該尋找一個非常健全的財富管理規劃平臺。這不應該僅局限于某一種產品或者某一種架構,更應該讓資產管理與風險保持平衡并與國際接軌。因此,尋找到一個能夠提供全面財富管理的平臺非常重要。
《財富管理》:既然財富管理的規劃對中國富豪十分必要,那么跨境的結構對客戶究竟有什么好處呢?
Aliya:中國的高凈值人士應該學會使用海外架構來進行財富管理,熟悉離岸金融領域的法律體系和穩定性對他們來說十分必要。一般來講,合理運用這些架構可以達到財富保值和財富傳承的功能。像巴哈馬類似的離岸管轄地——法律十分健全且政治非常穩定,并且有豐富的離岸架構可供選擇。
對于高凈值人群來說,通過離岸架構來做財富安排,能起到資產分散、隔離的作用,這對財富保值、增值都有巨大的好處。對于在岸架構,這些則很難做到。
《財富管理》:請簡單介紹一下巴哈馬基金會。您是否在亞洲/中國客戶中發現這一趨勢,即他們更傾向于采用固定的結構,這種趨勢是否在變化?
Aliya:基金會在巴哈馬引入的歷史已超過10年。我們是首個認識到這種產品需求的普通法國家。其設立目的是為了促進本國金融服務業的持續發展。基金會法體現了巴哈馬致力于與定居在民法國家現有和新客戶的需求保持相關。
鑒別客戶不同的需求時,采用信托或基金會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的目標。通常情況下,當客戶想要保留對資產的部分控制權時,會選用基金會,同時他們本土轄區的法律環境對基金會更為熟悉。可通過設立基金會委員會實現客戶對資本保有部分控制權。
然而,某些類型的控制也可以通過采用信托實現,尤其是隨著近期對巴哈馬受托人法案的修訂,承認委托人的保留權包括可以就信托資產的投資向受托人發出某些指令,無論是來自中國、亞洲或世界其它地方。
《財富管理》:巴哈馬作為金融轄區在為中國高凈值家族隱私、資產保護和向下一代傳承方面的優勢是什么?
Aliya:80逾年來,巴哈馬一直專注財富規劃服務,而這種專注又深得當地律法的堅定支持。有關巴哈馬資產保護方面的法律,其他國家和地區難以望其項背。在巴哈馬,若基于防范債權人的目的對財產進行處理安排,則該處理安排可存在2年的質疑期。在設立信托后,委托人把信托資產轉入信托后的2年質疑期過后,債權人不得再對此類資產安排進行追索或多。正是這些關鍵條款確保了設立信托的關鍵目標不被破壞。
就幫助中國企業家做傳承方面,常用的工具有家族信托,當家族信托成立之后,可以通過信托公司(受托人)將資產進行代持,也可以通過企業主的實際意向,讓信托來分配企業的資產給指訂的受益人,其中包括下一代。
家族信托中有一類是全權信托(Discretionary Trust),由信托公司根據受托人的意見來監督資產的分配以及傳承,此外還可以設立監護人(Protector),可以監督信托公司以及受托人來管理家族企業的傳承,因為監護人可能更了解企業主的初衷。
在設立家族信托的同時,還會設立家族憲章、憲法,組織一些定期會議來安排股權收益的分配甚至是管理權利的分配,使得家族資產更為清晰,這樣就保證了企業的運營不會被輕易分割,資產得到永續傳承。
另外在巴哈馬,企業主可以設立私人信托公司來管理自己的資產,讓企業與資產可以不斷傳承下去。在巴哈馬甚至還可以使用基金會的形式做一些慈善項目。
此外,專業經驗、專業知識、監管及律法方面的發展使得巴哈馬成為世界上最為成熟和可靠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當然,巴哈馬能夠提供最為全面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但巴哈馬的主權可能同樣是最重要的優勢之一。巴哈馬已經獨立40余年,尊重個人隱私是社會的基本元素。與此同時,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非常遵守國際標準。因為巴哈馬認為一個離岸金融領域的名聲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的獨立性使其有能力從巴哈馬群島的最佳利益及金融服務領域出發處理事情,從機構和他們所代表客戶的最佳利益出發行事。
《財富管理》:近期,部分轄區>庫克群島、納閩島)引入了基金會法來吸引更多地亞洲/中國客戶。在貴轄區也是一樣嗎?您是否計劃在將來引入新的資產保護和傳承產品?
Aliya:巴哈馬是引入基金會的首個普通法轄區,為保持競爭力,我們將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確保資產保護和繼承產品能夠反映客戶日新月異的需求。巴哈馬持續不斷地評估自身的立法和監管框架,從而確保所提供的產品能夠適應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正如引入巴哈馬行政實體(Executive Entity)和智能基金(Smart Funds)和新頒布的“投資財產共有權”(ICON)等所示例的,我們會尋求適當機會伺機而動。巴哈馬行政實體允許對繼承體進行適當的監管,從而集中化單一目的的實體,更進一步確保該結構得到適當地監督保護。
《財富管理》:在成本方面,與其他轄區相比,巴哈馬信托或基金會的費用如何?客戶能夠接受這一成本的附加價值又是什么?
Aliya:巴哈馬信托和基金會的成本結構一直都是非常有競爭性的,而且以后也會持續如此。轄區內的專業性是實現附加價值的手段。巴哈馬是有隸屬信托和財產從業者協會(STEP)會員的最大轄區。還是超過250家私人銀行和信托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財富管理》:巴哈馬的風景、環境都十分宜人,金融服務體系也十分完善,但當地的位置、人文,包括語言、時間和中國迥然不同,這是否會成為客戶選擇巴哈馬作為離岸管轄地的障礙?
Aliya:巴哈馬確實離中國距離較遠,但是巴哈馬在亞洲乃至在中國大陸都有相應的服務公司。這些公司的服務都能與巴哈馬的金融架構和金融服務進行對接。巴哈馬在中國北京設有使館,在香港也有巴哈馬的信托公司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雖然物理條件可能讓大家感覺有時差,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客戶感受不到時差的存在,因為客戶所享受到的服務還是按照國內的時間來進行。
巴哈馬與美國相距不遠,飛行半小時就能到達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對客戶來講,如果他選擇了巴哈馬作為離岸管轄地,就可以與美國保持同步,同時接觸到較好的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源。
另外,越來越多的巴哈馬人士來到中國國內學習,包括在中國學習中文。頻繁的文化交流使得未來巴哈馬將有更多資源去提供給中國高凈值人群。
《財富管理》:現在越來越多的離岸管轄地受到關注,比如瑞銀就迫于壓力放棄保密一部分賬戶以換取政府更多的支持,世界范圍內稅務信息交換的趨勢是否會對中國人在責轄區持有基金會或信托產生影響?
Aliya:盡管巴哈馬也會遵從《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FATCA)關于客戶信息的披露,但它在處理多邊理財計劃時立場審慎。2014年4月27日,巴哈馬向信息自動交換標準全球論壇(AEOI)提交了一封信,該組織旨在通過雙邊機制和必須遵守信息保密、數據、信息的正確使用,執行伙伴國家信息的自動交換。巴哈馬贊成信息的接受國必須達到保密性和信息只在得到同意時才能使用的客觀標準。
目前根據這一協議設定了不同情況和保護措施,巴哈馬也同意第三方轄區因為稅收管理和稅務法律的原因而向它提出信息交換的要求。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政府希望將巴哈馬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國際化離岸管轄地,保持自己的聲譽,只有這樣,巴哈馬的客戶資產管理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現在離岸領域所做的這些披露主要是稅務方面。但節稅不一定是客戶最為重要的目的,資產保護與隔離也是眾多客戶選擇將資產放在巴哈馬的另一個重要目的。為了能讓巴哈馬成為國際離案管轄地,所以,巴哈馬將實行全球標準,當客戶隱私泄露時,確保其免遭綁架及其他與隱私泄露相關的風險。因此,客戶可以放心,巴哈馬僅會交換經過許可的協議和透明協議信息。
巴哈馬基金保留資產控制權
十多年前,巴哈馬是第一個通過基金會立法的普通法國家,為財富規劃和保護創造了另一種可行的規劃工具,并提升了該經濟轄區在提供創新型結構解決方案方面的名氣。
巴哈馬基金會可以稱為遺產規劃世界中的“混合工具”,因為它特別混合了信托和公司這兩種共同的結構。例如公司與類似基金會是一個法律實體;設有受益人;可避免其他經濟管轄區內的強制性繼承權等。
盡管基金會是一個注冊實體,創立人的名字卻不需要公開披露,維持基金會的保密性。通過這種類似信托性質的基金會,可以落實一個遺產規劃方案。與信托一樣,創立人要把他對資產法定所有權交給基金會。這樣便允許了資產以受益人的名義管理和維持,同時根據創始人的意愿來分配財產。
作為家族遺產規劃的一部分,創立人可能會希望仍舊緊密參與資產的投資與分配。創立人可以保留許多權力,同時又不危及基金會的整體完整性,當然創立人還擁有更多在創立信托時并未約定的權力。
具體來說,巴哈馬基金會特別適合應用在如下情況:第一,作為持有工具,即持有一個私人信托公司的股份或一個家族企業的股份(促進家族所有權的壽命和債權人保護);第二,在信托的吸引力不大時,作為有效遺產規劃的一部分;第三,客戶想要保有許多權力和對資產的一些控制權時;第四,以為慈善目的。
當然,不管是選擇信托還是基金會,取決于客戶的目標以及對該結構的放心程度。
顯然,巴哈馬基金會/信托作為財富管理的運用工具,其優勢較為明顯,而巴哈馬也是中國在世界西半球最好的伙伴之一。
據巴哈馬金融服務部部長Strachan女士的介紹:“當前,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巴哈馬群島的幾個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和私營部門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如巴哈馬的度假勝地35億美元私人投資,這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最大的單筆項目投資。還有托馬斯?A?羅賓遜國家運動體育場,以及在自由港口自由貿易區和毗鄰的集裝箱港口的大量投資。”
巴哈馬金融服務部部長一步強調:“在業務往來空前高漲時,促進中國和巴哈馬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巴哈馬開通了移民政策,為愿意在巴哈馬投資房產的人士提供永久居留權。2014年起,持有中國護照人士進入巴哈馬旅游免簽證。顯然,尋找合適的離岸轄區也需要將兩國關系考慮在內,政治關系的穩定可以進一步保障個人的財富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