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5年四季度的快速上漲之后,近期現券市場終于迎來了窄幅盤整的行情。
可以看到,目前銀行間10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始終維持在2.80%一線浮動,其進一步下探的動力有所趨弱。
“工業利潤、鐵路貨運等數據跌幅的收窄均對現券市場產生了小幅擾動。”一位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不過,市場預期中的收益率大幅上行并未出現。個人認為,在資金面寬松的影響下,后續現券收益仍將以下行為主。需指出,目前市場對于宏觀數據的公布已經反應鈍化,除非數據出現大幅改善帶來真正的利空,否則在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短期內無論交易盤還是配置盤都不會有太大的‘拋售’動作,預計收益率仍將延續震蕩向下的走勢。”
“在利率尚未見底的情況下,投資者不宜頻繁‘上下車’。”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稱,“首先,春節前企業和居民對現金的需求將逐漸加大,央行春節前降準的必要性正在上升;其次,驅動債券收益率不斷下行的金融機構配置力度加大過程并未結束,僅僅基于歷史收益率水平而對當前利率水平感到過度恐懼其實沒有必要;再者,考慮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16年去產能的基調,意味著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這亦奠定了債牛的長期基礎。”
受訪的券商研究員普遍認為,當前政策刺激作用的逐漸體現、投資收益及營業外凈收入增多等因素雖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了支撐,可長期來看,2016年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基調仍然會對傳統行業占比較多的工業企業部門形成較大沖擊,形勢還未到樂觀之時。
毋庸置疑,在中長期和短期利好因素并未發生逆轉的情況下,債牛趨勢在不斷強化并非削弱,受到“噪聲”影響頻繁“上下車”并不是一種理性的策略。
來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觀點指出,未來投資者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踏空”。事實上,明年基本面、政策面和供需關系仍支持債券收益率下行,在一季度配置需求較多,但供給相對跟不上的情況下,屆時收益率可能下行更快。
從全年來看,債市收益率或許會出現一些波動,但較難很快進入反轉行情,即債券收益率不太可能出現V型反彈。在大趨勢中,投資者順勢而為才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