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F周評:節日過后 本周將迎來美國12月非農數據】上周由于圣誕以及元旦節日市場休市,各貨幣在缺乏重要數據指引下,波動相對受限,本周將迎來美聯儲會議紀要以及備受矚目的美國12月非農數據,市場謹慎情緒濃厚。
上周由于圣誕以及元旦節日市場休市,各貨幣在缺乏重要數據指引下,波動相對受限,本周將迎來美聯儲會議紀要以及備受矚目的美國12月非農數據,市場謹慎情緒濃厚。
盡管美聯儲如愿采取加息政策,但后市面臨新的困惑,美聯儲此次加息可能再度面臨“格林斯潘難題”,即聯儲提升了短期利率,長期利率還穩步下行,格林斯潘難題,是指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十年前提出的問題:央行加息后長期收益率基本未受影響。2005年初,格林斯潘領導的美聯儲就曾陷入這種困惑,當時聯儲上調了短期利率,美國的長期利率還穩步走低。格林斯潘的繼任者伯南克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為一些亞洲國家和產油國儲蓄很多,可以吸收美國國債。
在美元走強和國外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加息會影響國內經濟。這次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后又可能面臨長期收益率較低的問題,因為美國以外的大國和地區還在實行超常規寬松,油價尚處低位,全球增長疲軟,通脹較低。這次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后又可能面臨長期收益率較低的問題,因為美國以外的大國和地區還在實行超常規寬松,油價尚處低位,全球增長疲軟,通脹較低。
在人民幣貶值、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新興市場掀起貨幣貶值大潮,在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國利率走高之時,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調整匯率政策,今年至少有四家央行宣布取消本幣與美元掛鉤,另有六種貨幣緊盯美元的程度下降,今年新興市場貨幣紛紛脫鉤美元,有分析表示這是因為新興市場的決策者發現出口競爭力削弱,而且維系固定匯率需要消耗太多外儲,盯住美元持續得越久,消耗外儲越多。這種大批貨幣脫鉤的現象讓人想起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
美聯儲實際利率路徑將取決于經濟前景和數據。就業率可能一直下行,但是通脹趨勢不僅僅取決于國內經濟形勢,全球政策持續分化,油價重挫,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美元走強,都對提振通脹不利。面臨著全球經濟放緩,通脹前景低迷,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維持貨幣寬松政策以及美元走強的大背景,有投資機構表示,美國的名義GDP疲軟,無力承受持續多次加息,目前,市場擔心的是美聯儲是否能夠像其暗示的那樣,未來一年將有四次加息。繼續加息恐將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