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的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從長遠看,網絡身份認證和賬戶體系是構成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基石,隨著行業迅速發展,配套升級也將勢在必行。
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的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從長遠看,網絡身份認證和賬戶體系是構成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基石,隨著行業迅速發展,配套升級也將勢在必行。
2015年12月25日,央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個人銀行賬戶實現分類管理機制,開戶申請人可通過柜面、遠程視頻柜員機和智能柜員機等自助機具、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開立Ⅰ類銀行賬戶、Ⅱ類銀行賬戶或Ⅲ類銀行賬戶。將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作為核驗身份的輔助手段,人臉識別應用再提速。
國金證券認為,從7月份的人臉識別標準制定到12月份的遠程開戶政策,監管部門對人臉識別和遠程開戶等新興技術的態度總體是正向肯定的,但需要有序進行。若試點效果良好,只要對行業發展有利,政策有望進一步推行。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的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從長遠看,網絡身份認證和賬戶體系是構成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基石,隨著行業迅速發展,配套升級也將勢在必行。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推薦的投資組合為佳都科技、科大訊飛、川大智勝、歐比特、漢王科技。
國信證券同樣看好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監控、互聯網金融、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前景,并推薦子公司鉑亞信息在人臉識別數據庫方面有明顯優勢的歐比特,人臉識別技術和入口優勢公司佳都科技,三維人臉識別巨頭川大智勝,國內人臉識別行業的領軍企業漢王科技,擁有成熟人臉識別產品并不斷投入研發的賽維智能以及科大訊飛。該券商認為,此次央行提出未來開戶將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作為核驗身份的輔助手段,人臉識別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最先會在遠程開戶和自助終端發卡,以后可能向在線支付、在線理財、移動信貸身份驗證等方向滲透,廣闊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將為人臉識別帶來更多的應用商機。目前,很多銀行以及BAT都在緊密布局人臉識別技術及其應用,潛在市場需求旺盛。不久前招商銀行表示,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遠程開戶系統已開發完成,正在小范圍內部試運營。隨著互聯網浪潮和人臉識別等鑒別技術逐步完善,人臉識別在純互聯網銀行的應用可期。
2016年1月1日起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下調0.03元。根據估計的2015年全年數據,此次電價下調將減少燃煤發電收入1050億元,抵消約70元/噸的煤炭價格下降影響,從而降低燃煤發電稅前凈利潤48%。預計2016年煤炭價格將至少下降10元/噸,這將抵消0.005元/千瓦時或17%電價下調影響。
國際鈦白粉巨頭科慕(原杜邦)宣布自2016年1月起上調鈦白粉價格150美元/噸,漲幅5%,隨后亨斯邁和特諾亦宣布上調每噸150~160美元/噸不等。鈦白粉價格有望跟隨大宗商品反彈持續。目前鈦白粉行業處于歷史景氣底部,金紅石型鈦白粉實際成交價格已在萬元以下,已跌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價格,大量中小企業長期虧損,大廠競爭優勢明顯。建議參與4家上市鈦白粉企業佰利聯、中核鈦白、金浦鈦業和安納達反彈交易性機會。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醫藥法(草案)》,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著眼繼承和弘揚中醫藥,堅持扶持與規范并重,強化政策支持,規定了符合中醫藥特點和發展需要的中醫醫師和診所準入、中藥管理、人才培養等制度。《中醫藥法》千呼萬喚始出來對中藥行業自身的規范及未來的發展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利好中藥板塊中擁有較強創新能力及知名品牌的企業如康美藥業、同仁堂、益佰制藥等。
央行近期下發《征信機構監管引導》,首批個人征信牌照落地在即。從需求、技術、政策3個角度來看,征信業的黃金時代已來臨,面對近800億的市場空間,民營征信企業成長潛力巨大。
歷經20年探索,目前央行仍在我國征信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市場化進度正明顯提速,作為重要補充力量的民營征信機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考慮到高壁壘及規模經濟效應,預計未來我國征信行業的發展將呈現公私混業+寡頭壟斷的格局,小型征信機構或深入挖掘垂直細分領域機會,錯位競爭構成互補。我國征信業(企業+個人)市場空間約775億元,民營征信企業成長潛力巨大。重點推薦坐擁千萬級財稅信息化企業客戶的航天信息、實現從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全方位立體布局的銀之杰、涉足建筑工程領域征信的廣聯達和有望實現中央級數據整合的飛利信。另外建議關注拉卡拉信用的參股方拓爾思、梅泰諾和旋極信息等。
2016年是汽車科技大年,并穿插自下而上轉型并購。白馬具有10%~20%穩健收益,進攻風口在“新能源+互聯網”汽車,個股將更科技化、生態化、細節化。
重點看好的3個細分方向:自動駕駛最強勁的技術浪潮,行情將圍繞電子器件放量、智能系統開拓、智慧交通生態陸續展開。龍頭包括金固股份、亞太股份、中原內配、四維圖新、千方科技、數字政通、保千里、歐菲光等;其次新能源汽車,除了并購納入資產,表現最好的將在物流電動化,城市公交后的下一個滲透領域,盈利和空間更大,如納川股份、科泰電源等;最后車聯網,隨著汽車保有量爆發擴張,互聯網車險、二手車、后市場、共享汽車等都將以車聯網為智能載體,未來裝配率將快速提升,得潤電子是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