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6年樓市,因為政策寬松預期,或許讓人多了幾分期許。而這一年,將會有不少問題值得關注,如按揭利息抵稅、房價運行趨勢、購房門檻會不會降低等等,在此我們提前進行梳理并進行預測,以利于購房者對市場進行預判。
對于2016年樓市,因為政策寬松預期,或許讓人多了幾分期許。而這一年,將會有不少問題值得關注,如按揭利息抵稅、房價運行趨勢、購房門檻會不會降低等等,在此我們提前進行梳理并進行預測,以利于購房者對市場進行預判。
猜想1:成交再次放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0.9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3%。而按照近年來前11個月銷售面積鎖住全年約84%的比例來推算,2015年全年銷售面積將會達到13.02億平方米。
2016年在中央倡導去庫存的大背景下,會出臺一系列刺激政策來促進住房消費,因此成交量有望再次放大,尤其是在放寬對投資性需求限制之后,國內高收入家庭會加大房產在資產配置中的比重,從而推動需求量的上升。
【實現可能】★★★★☆
猜想2:市場分化趨緩
2015年,房地產市場分化格局尤為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15年11月,同比價格變動中,包括北上廣深等在內的一線城市房價出現大幅上漲跡象,其中深圳漲幅最大,達到44.6%;而包括湛江、濟寧、蚌埠等在內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則出現了下降現象,降幅最大城市為湛江,降幅為5.6%.
供需結構決定了各個城市的價格走勢,一線城市呈現供不應求局面,導致價格大幅上漲,而三四線城市供大于求,則導致房價下跌。這種局面會在2016年得到緩解,但一線城市仍將維持上漲態勢,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企穩。
【實現可能】★★★★☆
猜想3:首付比例再降
首付下調最大的作用在于刺激剛需,尤其是首次置業需求,對樓市去庫存將會發揮顯著的推動作用。據了解,現階段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25%;對于使用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
專家分析指出,首付比例確實存在下調空間。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分析指出,考慮到中國為儲蓄型國家,發生次貸危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首套房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房貸首付比例存在一定的下調空間。
【實現可能】★★★☆☆
猜想4:房貸利息抵稅
毋庸置疑的是,該項政策對刺激購買力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對改善型需求的刺激作用將更加明顯。其實,房貸按揭利息抵稅,是個稅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考慮到該措施確實能夠起到刺激住房消費的作用,因此有可能會提前單獨實施。
經測算,個稅沖抵部分將相當于月供降低20%左右,最高可以達到40%。可以預見,一旦實施,在一線城市及部分重點城市,將會促使改善型需求大量入市,從而刺激成交量的進一步放大。而對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而言,原本火熱的豪宅市場,可能會再上層樓。
【實現可能】★★★★☆
猜想5:房企會否降價
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有關房產去庫存方面指出,鼓勵開發商降價來加快去庫存速度。房企會不會相應政府號召,主動降價來實現加快去化庫存的愿望,這主要取決幾個方面因素:首先要看是否存在降價空間,不少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時間已經持續了兩年時間,很多項目已經虧本,所以再次降價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其次,開發商心存顧慮,擔心降價會引發前期業主不滿,并影響到自身經營;再次,房企也有逐利本性,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采取這種策略。綜合來看,房企普遍采取降價回籠資金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部分項目降價方式達到清盤目的。
【實現可能】★★★☆☆
猜想6:限購逐步退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取消過時限制性措施,這給人予以想象空間,即在部分城市仍在執行的限購措施會不會退出,行政干預會否由此退出歷史舞臺。
據了解,在全國范圍內,目前仍在執行的限制性措施主要是限購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等5個城市尚未宣布取消。限購政策的出臺具有其特殊的市場背景,即房價在投機、投資性需求的猛烈推動下,出現了非理性的暴漲行情。為防止房價出現非理性上漲,限購措施可能會以逐步退出的方式來告別市場,比如廣州先行取消,北京、上海、深圳等放松限購。
【實現可能】★★★☆☆
猜想7:庫存壓力減輕
中小城市的庫存壓力會不會減輕?根據易居研究智庫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份,三四線城市的面臨巨大庫存壓力,如北海、三亞、煙臺、呼和浩特等城市,超過24個月。隨著一些刺激政策的實施,這種狀況有望得到緩解,如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進度、將農民工納入公積金繳納體系、對農民工購房給予稅費優惠等政策將會有序推進,這確實對推動三四線城市樓市需求有一定的作用。
【實現可能】★★★☆☆
猜想8:地王仍舊頻出
2015年是“地王”頻出的一年。在這一年,開發商將主戰場放在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部分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漢等地,并導致地價接連攀升,高溢價率、“面粉貴過面包”現象成為土地市場常態。在樓市“白銀時代”,人口導入型城市稱為各房企拼殺之地,由此導致競爭較為集中,而在2016年這種競爭格局并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可以預見,2016年,“地王”現象仍然會不斷出現。
【實現可能】★★★★★
猜想9:互聯網+深化
房地產+互聯網,在2015年走得更加深入。據了解,房地產行業在營銷、金融、產品開發等多個方面,已經實現了“互聯網+”,比如萬科與淘寶聯姻實現網上賣房,包括萬達、遠洋等房企推出房產眾籌產品等等方式,傳統的房產開發,在互聯網發展大潮中,實現了融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于傳統行業的影響會越來越深入。因此在2016年,房地產+互聯網會更加深入,并給購房者帶來更佳的消費體驗。
【實現可能】★★★★★
猜想10:領頭羊再更替
2015年萬科與綠地對于龍頭老大的競爭一直就沒有停歇過。萬科極有可能重新奪回第一寶座,2015年1~11月銷售額達到2282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20%,銷售面積18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2014年度老大綠地集團在2015年前三個季度完成銷售額1410億元,如果要保住第一,必須在第四季度完成至少千億元的銷售業績,難度不小。
2016年對于“第一”的爭奪可能會趨于白熱化。恒大地產在2015年1~11月銷售額達到1723.9,同比增幅42.8%。而縱觀恒大最近幾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如果延續到2016年,極有可能一舉完成對綠地和萬科的超越。
【實現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