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電企業,只要有最新最優的家電產品,只要對身體健康和環境保護有利,就不愁找不到銷售熱點。
之前搞過轟轟烈烈的家電下鄉,針對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彩色電視機、冰箱、移動電話與洗衣機等四類產品,按產品售價13%給予補貼,這是2008年12月宣布的財政政策救市方案。之后財政部和商務部多次擴大家電下鄉的地區和品種,至2010年共有十個家電品種享受財政補貼,巨大的市場爆發力讓國內家電企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銷售盛宴。最新版的家電節能補貼方案則“逆向思考”,以首都北京為根據地。北京市于2015年11月25日出臺新版家電補貼政策,明確了將對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吸油煙機、空氣凈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車等9類產品進行節能減排財政補貼。新政執行一月有余,在全國家電制造業和銷售業引起了很大關注。這算不算是利用北京先把家電企業的胃口吊起來?
新版家電補貼政策與之前的家電下鄉的初衷其實有所不同,2008-2010年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其直接意圖就是擴大內需,促進行業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改善民生等等。但此次從北京發起的家電補貼政策,更大程度是為促進節能減排,因為政策明確規定只對具備中國能效標識一級或二級的家電產品才做貼補,而且一級能效產品的補貼比二級高出5%。老版家電補貼政策最高可達到每件2500元,這次北京的上限是每類商品最高可享800元補貼。因此,從補貼的條件與力度來說,兩個家電貼補方案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所以新版家電節能補貼政策重在“節能減排”而不是“刺激銷售”,首先通過對能效等級高的家電產品進行財政補貼,刺激家電企業加大對產品創新升級的投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為了刺激消費,拉動銷售。想想北京的霧霾那么嚴重,首都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環保意識和科學素養也較高,讓他們率先更換能效等級高的家電產品更加容易,對節能減排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作為家電企業,只要有最新最優的家電產品,只要對身體健康和環境保護有利,就不愁找不到銷售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