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16年滬深股市IPO融資規模有望全球居首】今日,普華永道舉行2015年IPO市場回顧及2016年IPO市場展望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盡管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間IPO暫停,但2015年滬深股市IPO仍然達到219宗,高于2014年的125宗,融資規模1586億元人民幣,高于2014年786億元的水平。(中國證券網)
今日,普華永道舉行2015年IPO市場回顧及2016年IPO市場展望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盡管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間IPO暫停,但2015年滬深股市IPO仍然達到219宗,高于2014年的125宗,融資規模1586億元人民幣,高于2014年786億元的水平。
在2015年的219宗IPO中,上海主板IPO共計89宗,融資金額達1087億元人民幣;深圳中小企業板IPO共計44宗,融資金額184億元人民幣。就上市企業數量而言,零售、消費品和服務以及工業行業企業仍然是上海主板及深圳中小企業板IPO的主力軍。深圳創業板IPO共計86宗,融資金額315億元人民幣,上市企業以工業產品、信息科技及電訊行業為主,占IPO企業數量的82%。數據顯示,2015年的滬深股市的平均融資金額為7億元人民幣,亦高于2014年的水平。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在展望2016年IPO市場時表示:“2016年,多項政策將得以落實,預計對股市產生深遠影響,包括注冊制的實施及戰略新興產業板的推出,這些均對IPO活動具有正面的影響;特別是‘注冊制’的推進將令A股朝著更加市場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由于不同的資本市場估值差異明顯,2015年初興起的中概股回歸A股的熱情預計依舊不減。我們相信這些均會推動2016年滬深股市IPO活動延續升勢,首次上市企業有望達到400家左右,融資規模在2500-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將穩坐全球前三之位,甚至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IPO融資市場。”
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伙人孫進指出, “‘注冊制’不等于登記制。‘注冊制’發行審核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令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皆歸位盡責。企業需要注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與充分性對上市公司影響重大;高質量信息披露服務和信譽好的中介機構專業服務可以提升企業價值。”
目前,“戰略新興產業板”、“新三板”等持續成為市場熱點。在此背景下,普華永道挑選擬上市新興企業,在各地舉辦了幾輪“新興企業進駐國內資本市場”研討會。根據會議調查結果分析,80%的受訪企業正考慮進駐國內資本市場;戰略新興板是受訪企業的首選上市路徑,其次為新三板和創業板。調研結果還發現,新興企業對于國內資本市場存在的顧慮主要為上市審核時間無法預期、上市過程及上市要求不夠透明、盈利及其他財務條件可能導致企業削足適履等。同時,企業寄望即將實施的注冊制及即將推出的戰略新興產業板化解這些顧慮。
縱觀2015年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多個市場劇烈波動,但香港資本市場相對穩定,其IPO融資額折合人民幣約2157億元,較2014年上升12%,亦超越美國成為2015年IPO融資金額最大的資本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約2,116億元,居全球第二。普華永道對2016年香港IPO市場表現充滿信心,并相信新一年的新股融資活動將更為活躍,預計2016年將有13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IPO融資總額將達3000億港幣,繼續保持全球前三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