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4.0時代 三條主線值得重點關注】從投資角度看,農業信息化、農業智能化、農墾改革和土地流轉等三條主線值得重點關注。
政策持續加碼農業現代化春風又至,提前布局三條主線。15 年以來,圍繞農業現代化主題,政府已發布了若干政策文件,內容涉及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改革、產業化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墾改革等諸多方面。隨著政策支持不斷加碼,農業現代化的春天正加速到來。從投資角度看,農業信息化、農業智能化、農墾改革和土地流轉等三條主線值得重點關注。
農資互聯網快速發展,農資電商迎來黃金發展期。2014 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已達 1.78 億,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上升到28.8%,農村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40.6%,農村民眾的網絡購物習慣已逐漸形成,這為農資電商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2013 年以來農資電商以 B2C、C2C、C2B、O2O 等各種模式競相推出,輝豐股份、諾普信、新都化工、芭田股份等農化公司開始涉足農資電商,農資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期。
農業無人機為生產插上翅膀,打開農業大數據入口。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田耕地達 18 億畝,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工作。農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而農業植保無人機將成為邁向未來的重要臺階。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行業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植保無人機即將爆發。我們估計植保無人機市場空間約 206 億元,年植保服務費約 361-482億元。隨著相關技術和數據的積累,技術人員、農業無人機、大數據將分別取代傳統的施藥人員、手工具或地面設備、個人經驗和感覺,帶來植保方面的變革。無人機在農業中的其他應用也將出現,不斷推進農業大數據的完善。
農墾系統將充分受益改革進程,互聯網+助推三農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首先需要實現土地規模化,農墾系統土地規模龐大,未來在規模化經營趨勢下將率先受益。農墾系統第一產業產值將逐步降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品附加值也有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互聯網將全面滲透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包括:1)應用物聯網技術,控制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2)農村電商促進農資直供,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生產成本;3)農村金融服務,降低農民財務成本;4)推動終端銷售模式的變化。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政策推進不達預期,無人機產品可靠性不足,配套不完善導致無人機植保難以推行,農資電商拓展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