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至今,受經濟不斷下行等因素的影響,陜西、河南、安徽、甘肅等省份的部分地區企業債務環境不斷惡化,呈現出欠債涉及面越來越大、回款期越來越長、回款現金越來越少等三大趨勢,造成了一部分企業生存、轉型困難,一些地區的金融環境因之惡化。
從去年至今,受經濟不斷下行等因素的影響,陜西、河南、安徽、甘肅等省份的部分地區企業債務環境不斷惡化,呈現出欠債涉及面越來越大、回款期越來越長、回款現金越來越少等三大趨勢,造成了一部分企業生存、轉型困難,一些地區的金融環境因之惡化。
――債務惡化三大趨勢使企業信任陷入“冰點”
記者調研了解到,當前,河南、安徽、甘肅、陜西等地的部分企業之間欠債越來越多,情況不斷惡化,已出現了三個比較明顯的趨勢。
一是欠債涉及面越來越大。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重化工企業還是輕紡企業、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出了互相欠債的情況,有的地區大部分企業卷入了互相欠債的鏈條。
河南省的一個重工業大縣,由于主導產業煤炭、鋁材、水泥、玻璃等都成為全國性的過剩產能行業,全縣多數企業應收賬款激增,互相拖欠的債務金額迅速膨脹。有的企業欠別人債務高達數億元,而且還在不斷虧損中。陜西有名的輕紡工業大縣寶雞市眉縣從2015年初起至今,企業發展十分艱難,應收帳款不斷增加。當地民營紡織企業反映,目前企業應收賬款上升得非常快,以前都是客戶把款打過來,現在是賒銷,欠款還時常要不回來。企業目前依靠貸款解決流動資金問題。
二是欠債回款期越來越長。以往企業之間互相欠債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欠債回款期一般非常短,都在約定的期限內還款。2015年起卻大不相同,一些地區的企業欠債回款期不斷延長,回款的比例不斷降低,企業之間的市場信任度正陷入“冰點”。
記者從安徽的金融管理部門了解到,目前安徽一些地區應收賬款期限正在不斷增加,比如以前是30天,現在都是3個月。同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在上升,到2015年6月末,安徽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為430億元,比年初增加74億元,不良貸款率1.73%,比年初上升0.17個百分點。有專家預測,2016年清收不良貸款將會是銀行的一個重點任務,主要可能在制造業。
三是回款現金越來越少,多以承兌匯票支付,企業現金流趨緊。經濟下行時,“現金為王”的特點非常突出。隨著相互欠債數量的激增,企業越來越看重現金流,還賬開始多以承兌匯票支付。中部一家年產值過千億元的能源企業,2015年初以來的應收賬款月月增加,已占到銷售額的一半;而在收到的賬款中,現金又只占10%,承兌匯票高達90%。
――三大因素不斷惡化債務環境
在多個省份采訪中,對于當前企業債務問題形成的原因,專家們意見不一,但有一點絕大多數專家都表示認可,即經濟持續下行、企業之間形成“三角債”、信用環境不好,這三大因素對企業債務環境不斷惡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具體而言,一是經濟不斷下行,以過剩產能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地區,企業經營和債務環境持續惡化。我國以重化工業為主的不少地區,主導產業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全國性的過剩產能行業,近年來這些行業都受到重創,企業債務急劇上升。記者在甘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受宏觀經濟持續下滑、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甘肅鋼鐵、建材均“量價齊跌”、慘淡經營,全行業債務環境惡化。以建材為例,2015年上半年甘肅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2%;資產負債率達到59.2%,同比上升3.9%;應收賬款凈額60億元,比上年同期49.6億元增加10.4億元。
二是部分產業之間形成了“三角債”,企業之間欠債越積越多。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國內的煤炭機械、煤礦、鋼鐵三者之間目前存在著嚴重的“三角債”:鋼鐵沒錢還煤礦的煤錢,煤礦沒錢還煤炭機械的設備錢,煤炭機械沒錢還鋼鐵的材料錢,三者之間的“三角債”越積越多。目前,有的大型鋼鐵廠的應收賬款高達20億元左右,其中有一塊就是煤炭機械等設備制造公司拖欠的;大的煤礦企業應收賬款在數十億元,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鋼廠拖欠的;大的煤炭機械企業應收賬款也有上億元,有很大一部分是煤礦企業欠下的。
三是部分企業不講誠信,欠賬不還的現象不斷增多。國內煤礦機械行業的一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信用環境非常不好,一些企業拿到貨了就明講沒錢。他們的產品以前先付款30%就行,現在必須先付40%才能提貨。
――企業生存難,轉型更難
企業債務環境的惡化,給當地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不僅相當一部分企業生存難,轉型更難,而且一些地區的金融環境也因之惡化。
首先,中小企業陷入債務危機后,往往給企業生存造成致命的打擊。即使是大企業,由于負債率的急劇上升,企業可用資金越來越緊張,職工收入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河南的一家大型煤礦企業2015年負債率已達78%,2014年是65%,企業現金流明顯趨緊,企業生存越來越困難。這家公司全體員工的收入都大面積下滑,領導層收入攔腰砍,非采煤一線的職工月收入1000元上下的非常普遍。如果家屬沒有工作,這樣的收入養家糊口非常困難。
其次,企業債務環境的惡化使得一些企業家對市場的信心不斷喪失,安全保命成為最大的選擇,轉型升級已來不及考慮。部分企業家向記者反映,自從企業債務不能順利要回后,企業業務已全面回縮,以保生計為第一要務。轉型升級要動用大量資金,而周圍到處欠債不還,企業實在不敢把有限的自有資金花出去。在互相欠債不斷增多的環境中進行產業轉型,對企業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
另外,部分地區企業互相欠債大面積蔓延開,使得這些地區的金融環境迅速惡化,出現了民間融資積極性下降、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等現象。中西部有一些工業大縣在經濟下行、企業拖欠債務大量出現后,如今縣里的民間借貸基本停了,老百姓都怕錢好借不好還,這客觀上造成了企業無法從民間融資用于轉型發展。同時,各地銀行也越發謹慎。記者在中西部多個省份了解到,企業債務環境日趨惡化后,銀行貸款對企業明顯收緊,很多企業可用資金非常緊張,轉型發展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