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漸漸成為不少市民的新寵。但新事物帶來的新難題卻考驗著這個城市的管理者。此前,羊城晚報報道過市民遭遇到的兩難困境:正規停車場鮮有充電樁,但停在路邊充電又涉及違停,如何是好?其實,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尷尬遠不止此。
新能源汽車漸漸成為不少市民的新寵。但新事物帶來的新難題卻考驗著這個城市的管理者。此前,羊城晚報報道過市民遭遇到的兩難困境:正規停車場鮮有充電樁,但停在路邊充電又涉及違停,如何是好?其實,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尷尬遠不止此。
近年來,政府加大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不少街坊紛紛試水這一新鮮代步工具。但這個“螃蟹”吃起來并不那么容易,首先公共充電樁不僅少得可憐,還極其不方便。想安裝私人充電樁又阻礙重重……有車主興沖沖買回了電動汽車,卻只能放在車庫里“睡大覺”,甚至有車主下單后連車都不敢提回家。
市民心聲
買車有著數充電難難難
廣州在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相比北京、上海、深圳來說是最大的。其政策包括每月有880個新能源指標的車牌,可以免費申領。免購置稅、車船稅,并采取補貼政策 “不退坡”的原則,也就是說2015年的補貼標準與2013年的補貼標準相同。
家在天河區華港花園的李先生,一直對電動汽車很感興趣,最終決定入手一輛比亞迪e6。當時,它的市場價是30.98萬,而根據廣州市出臺的補貼政策,國家補貼5.4萬、廣州補貼5.4萬,算下來到手價只需20.18萬。“光補貼就占到總價的三分之一,花20萬買一輛價值30萬的車,而且是電動汽車,我覺得是非常劃算的!”他至今還為自己明智的選擇而感到高興。此后,他報名搖牌也非常順利,申請就立馬搖中,而汽油車一般則要等上好幾個月。
但等愛車到手后,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充電成了一大難題,每次充電都必須回到維修廠去。他的愛車現在經常放在車庫“睡大覺”。
據統計,廣州市面目前純電動汽車僅1000多輛,而北京的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達2.15萬輛。為何差距如此懸殊?李先生認為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廣州充電樁過少,令市民望而卻步。
巡城打探
高端汽車充電樁推廣更快
事實上,在廣州市場,特斯拉也已經啟動了多個商業旺地充電樁,包括裕通大酒店、太古匯,太陽新天地等商業場所。數據顯示,其已在廣州市建設超級充電樁18個、目的地充電樁17個。
不過,特斯拉的電動車主在廣州畢竟是少數,其他品牌的汽車充電樁推廣并不快。在太古匯特斯拉充電樁處,記者看到,一輛特斯拉汽車正在充電,其他兩個車位則閑置。一位駕駛其他品牌電動車的車主向停車場管理人員尋求充電幫助,卻遭到拒絕。在特斯拉充電樁的一旁,張貼著充電須知,其聲明該充電樁專供特斯拉使用。
在某汽車公司上班的小王享受了雙層福利——購置新能源車的福利以及公司提供的全免充電服務。不過,他每天都要在公司為愛車充電,家里租來的車位也不允許自己設置充電樁。而最讓他煩惱的是,開著電動車出門,“生怕沒了電,只有推車的份”。據介紹,廣州其他公共場合鮮見適用的充電樁。
此前越秀區御東雅苑與特斯拉合作,在樓盤門口建了三個充電樁。保安李先生回憶,“幾乎每天都有至少兩輛車過來充電,有時還要排隊”。不過在去年3月份因合同到期,充電樁被撤掉,很多車主開車來充電卻發現沒有充電樁,紛紛向保安抱怨。
不過,近期以來,廣州公共充電樁的建設也在加快之中。去年10月23日,廣州市內最大汽車充電場在開發區春園東路落成,充電場充電樁設計的充電能力為2000KVA,布置充電樁由8KW-120KW大小直流和交流35個,并配備有足夠的充電車位,可同時容納60臺大客車和10臺乘用車充電。
正反兩端
他輕易安裝了家庭充電樁
廣州個人汽車充電樁到底需要進行怎樣的安裝程序呢?
早在今年6月底,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推進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新建住宅小區、社會停車場,按不低于規劃停車位數18%的比例建設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新建的商務、商場、酒店等商業服務設施,按不低于規劃停車位數18%的比例建設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已建在建的住宅小區、社會停車場、商務、商場、酒店等商業服務設施,結合實際需求條件建設充電設施;公共機構內部停車場(一般指單位停車場),按不少于規劃停車位數10%的比例規劃設置電動汽車停車位、配置充電樁。
事實上,廣州早已正式啟動了辦理充電樁(站)的報裝業務。南沙區萬科府前一號小區業主何先生便是廣州市首個家庭充電樁的用戶。
據何先生介紹,由于當時廣州的補貼政策未到位,他的電動汽車是在深圳購買的。由于忽略了廣州市還未能報裝充電樁這一點,回到廣州后,這款混合動力的車只能單純用汽油。在得知廣州啟動家庭充電樁報裝業務后,何先生便咨詢供電局報裝。其后,南沙供電局為何先生的私家車位成功安裝了充電樁的計量電表,何先生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何先生介紹說,充電樁由汽車公司提供,供電局則負責布線,整個布線的費用大約是1600元。
根據廣州供電局充電樁報裝業務辦理指南,何先生需要提供身份證、房產證以及物業管理公司的蓋章同意材料,通過審核后簽署《供用電方案協議》,然后找設計施工單位根據供電局的供電方案進行設計、施工,整個安裝流程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
他們想裝充電樁阻礙重重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像何先生這么幸運,住在荔灣區一高檔小區的舒小姐說,已經為裝充電樁這事跟物管拉鋸過好多次了?!鞍肽昵熬唾I車了,因為充電樁的事,到現在都不敢把車提回家?!彼龤鈶嵉卣f。因為物管始終以保障業主用電安全和她沒有固定車位為由,死活不愿意在申請材料上蓋章。而沒有物業方的同意蓋章,供電局就不可能通過申請,安裝充電樁自然化為泡影。
在車位緊張的老城區,很難擁有產權車位,因此安裝必須通過物管或業委會同意,甚至還要從自家拉線到地下車庫……重重的阻礙,讓不少街坊望而卻步。
番禺區麗江花園的業主楊先生,聽說可以申請在小區安裝充電樁,便到物業管理處去詢問。物業給的說法卻是“安裝充電樁涉及到占用公共空間,需要征求業主們的意見才行”。該小區物管負責人認為,“這種充電樁一般要充上好幾個小時,容易導致交通擁擠,不太適合車多的小區。”
華港花園的業主劉先生在安裝充電樁時,同樣遇到其他業主的不理解。其所在小區物管方認為,既然是自己的車,就應該從自家拉電線下來,但這樣會導致線路不安全。住在該小區的黃阿姨就有這樣的擔心,“這線拉來拉去,不僅不美觀,萬一哪天短路,我們都要跟著遭殃”。
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9月,廣州市供電局只接受了85戶客戶充電樁報裝申請,加上在番禺、天河、花都建立的52個交流充電樁,目前全廣州的充電樁遠遠滿足不了電動汽車的充電需要。
他城經驗
●北京:北京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市科委等聯合發布《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安裝的通知》,要求物業服務單位積極支持和配合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的安裝,并且不允許借機向車主收取任何費用。在安裝過程中,物業要指定專人配合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和屬地供電公司勘察安裝現場,并配合安裝單位進行充電樁的現場施工建設安裝。
●上海:上海目前已建成充換電站24座,充電樁約2100個,覆蓋公交、公司、高校、停車場、高速服務區等區域。此外,還在醞釀關于充電樁安裝的新辦法,其中會努力將物業等在充電樁進社區環節上的職責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