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的另一短板在于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不夠完善,包括設計裝修、攝影、代運營、培訓、金融等能力均有所欠缺,從而制約了農村電商的整體競爭力。所以,地方政府在發展農村電商時,不能局限于提供優惠政策,還要有意識地引入優秀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商,更要積極培育本地的服務商,完善當地的電子商務產業鏈。
150噸古法制作的金華火腿、100噸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牛肉、400萬枚土雞蛋、1000萬份秘方腌制的廣式經典風味臘腸、10萬斤大別山原生態散養黑土豬肉、3萬只純糧食喂養的雙蓮老母雞……這些特色土貨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誘人?從本月開始,在阿里巴巴等電商推動下,它們將從全國各地的農村進入城市,成為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
一段時間以來,農村均被各大互聯網巨頭視作電子商務最大的藍海市場。而隨著各家在人才、物流等方面的布局,2016年很可能成為農村電商的元年。
從基礎設施看,農產品進城將不再路途坎坷了。根據菜鳥網絡的統計數據,目前各大物流公司的資源已經在全國建立起一張覆蓋200多個縣、1萬多個村服務站的農村末端網絡。同時,蘇寧、京東等電商巨頭也有深入三四線農村的自有物流網絡。這些物流服務將支撐農產品實現從農村到城市、城市到農村的全鏈配送,實現商品的雙向流通。
不過,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提醒,物流只是打通農村與城市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消除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他講了一個散養雞的故事:在陜西有一個鄉村,農民沒錢喂雞飼料,就讓雞隨便找蟲吃。農民覺得這樣養雞沒什么成本,所以把雞帶到鎮上去也就賣每只三四十元。但京東建議他們通過網絡賣,每只128元,結果收購到的幾百只雞一天就在網上搶光了。他由此認為,農村電商的意義不僅在于打通農村、城市兩個市場,更要幫助農村的產品通過互聯網實現真正的價值。通過互聯網,可以把農村有特色的產品打造成一個個品牌,靠品牌實現農產品溢價,同時也滿足城里人對安全食品的需要。
即便是沒有特色農產品,農村也能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根據阿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 《電商消貧報告(2015)》,去年,全國共有832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阿里零售平臺完成消費1009.05億元,完成銷售119.30億元,互聯網為貧困地區實現了節支和增收,成為扶貧的新手段。同時,從2014年起,一些國家級貧困縣出現了淘寶村;至2015年底,在國家級貧困縣中,淘寶村數量從4個增加到10個,來自省級貧困縣的淘寶村則更是達到166個。
該報告還給出了電商扶貧的具體案例:位于山東菏澤地區的曹縣是省級貧困縣,由于缺少支柱性產業,當地扶貧攻堅的任務十分艱巨。但自2009年以來,當地以曹縣大集鎮為源頭,興起了演出服飾網銷產業,在互聯網上找到巨大受眾。2014年,大集鎮全鎮淘寶產業產值超過5億元,帶動曹縣近1.6萬名群眾從事服飾加工,實現脫貧810戶、2100余人。
北京大學教授張國友指出,電商扶貧實踐的最大價值不是幫助農民掙了多少錢,而是幫助農民獲得了一種全新視野、全新手段的創業謀生技能,這種技能將使農民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人才回歸將成為農村電商元年的重要推動。盡管物流公司、電商平臺均為農村電商提供了各種基礎設施乃至營銷服務,但對農村電商來說,自我造血功能仍有待加強。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吸引人才回歸將成為發展農村電商的重要條件。他指出,諸如淘寶村這樣的農村電商實踐雖然具有較強的創富效應,但農村的住宿、交通、娛樂、購物等基礎設施較差,對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如何吸引高水平的電子商務人才、留住這些人才,是許多淘寶村面臨的巨大挑戰。考慮到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是將農村電商的人才體系建設重點放在“本地人才培訓、原籍人才回流”上,并結合互聯網的特點,采取遠程服務的方式解決難題。
農村電商的另一短板在于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不夠完善,包括設計裝修、攝影、代運營、培訓、金融等能力均有所欠缺,從而制約了農村電商的整體競爭力。所以,地方政府在發展農村電商時,不能局限于提供優惠政策,還要有意識地引入優秀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商,更要積極培育本地的服務商,完善當地的電子商務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