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襲擊 滬指暴跌7.04%】今年以來4個交易日,4次觸發“熔斷”,原因何在?富國基金等多家機構均表示,相比第一次熔斷,昨日觸發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民幣的階梯式貶值,再加上注冊制等因素進一步催化。
萬萬沒想到,周二周三的反彈只是曇花一現。昨日,開盤13分鐘即達5%熔斷閾值,恢復交易后僅僅2分鐘就被砸到7%熔斷閾值,結束全天交易直至收盤集合競價。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3125點,暴跌236.84點,跌幅高達7.04%;深證成指收報10760.27點,暴跌964.61點,跌幅高達8.23%;中小板綜暴跌8.27%;創業板指暴跌8.58%。兩市成交金額合計1879.57億元,創18個月地量。
盤面奇觀
全天交易僅15分鐘
央行三天投放資金1900億元,沒能讓A股雄起。昨日滬指開盤暴跌52個點,隨后一瀉千里。短短13分鐘,大盤觸及5%熔斷閾值;9點57分恢復交易后,恐慌盤奪路狂奔,僅僅2分鐘便觸及到7%熔斷閾值,隨后一直暫停交易至收盤。終盤集合競價時,指數詭異反彈。雖然全天僅交易15分鐘,兩市成交額只有1879.57億元,但如按交易時間比例計算,昨天兩市理論上創下3.01萬億歷史天量。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滬深300兩次熔斷時,跌幅分別為5.38%、7.21%,均超出5%和7%熔斷閾值。上交所解釋稱,因滬深300指數由兩個市場股票構成,指數合成計算和指數行情傳輸需要時間,同時交易系統完成暫停交易處理需要耗時,其間市場仍有部分交易。
進入2016年,股市可謂“很慘、很暴力”,投資者還沒從周一的暴跌回過神來,昨天便再次遭到屠殺。4天4次“熔斷”,155分鐘市值蒸發6.66萬億。一不小心,A股創出8項紀錄。
個股之殤
兩市1685只股跌停
兩市除可憐巴巴的35只股票收紅外(且多為上市新股和復牌股),其余個股紛紛靠攏跌停板,多達1685只股票跌停。無論是煤炭、鋼鐵等周期性藍籌,還是鋰電池、互聯網、生物識別、網絡安全等成長型題材,均被沉重的拋壓硬生生砸到跌停板上,而跌幅最小的銀行板塊也達4.34%。
全球普跌
歐美市場繼續下挫
全球股市一片慘綠,無一幸免。昨日,亞太股市紛紛暴挫,中國香港恒生指數暴跌3.09%,創2年半以來新低;中國臺灣加權指數下跌1.73%;日經指數跌2.33%。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度股市大跌2.18%~2.86%不等。
開盤不久的歐洲股市,同樣遭遇拋售狂潮。截至北京時間昨天2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2%,德國DAX30指數跌2.43%,法國CAC40指數跌1.7%;美國道瓊斯、納斯達克及標普三大指數,分別下跌1.12%、1.79%和1.36%。
探因
多重利空襲擊
A股再現斷崖式下跌
今年以來4個交易日,4次觸發“熔斷”,原因何在?富國基金等多家機構均表示,相比第一次熔斷,昨日觸發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民幣的階梯式貶值,再加上注冊制等因素進一步催化。
“股市近期連續崩跌,主要受六大利空聯合剿殺?!鄙耆f宏源首席分析師徐新杰認為,第一,人民幣連續大幅貶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跌至6.5646;2015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大降1079億美元,創單月最大降幅。第二,全球股市持續重挫。第三,地緣政治緊張擔憂再次升溫。第四,上市公司限售股減持禁令到期,盡管證監會緊急出臺減持新規,然而為時已晚。第五,兩融余額連續三個交易日回落,沒有新增資金進場,同時滬股通連續凈流出。第六,A股估值偏高,在本輪暴跌前,中小板和創業板市盈率分別高達72倍、114倍。
縱深
“冷靜期”形同虛設熔斷存五大疏漏
為何被寄予厚望的“減震器”備受投資者詬?。课髂险ù髮W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黃小寧、浙江金融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重慶國泰君邦基金公司總經理賴藝蕾等人認為,因現行熔斷機制存在一定疏漏,導致“冷靜期”形同虛設、市場流動性差、跌停股多、交易時間大幅縮水等問題。因此,現行熔斷機制的五大疏漏亟待修復。
疏漏
市場波動大熔斷閾值過低檔次少
從歷史上看,A股市場波動一直較大,僅2015年滬深300指數單日漲跌幅在5%的交易日就有25次,以此推算,按現行熔斷機制A股市場平均一個月要觸發兩次熔斷。同時,5%和7%兩檔熔斷閾值之間的間隔過窄。
建議:放寬熔斷觸發閾值設置,比如將第一檔、第二檔閾值分別降至7%、9%。也可在現有熔斷閾值設置增加第三檔閾值,將收市觸發條件轉移到第三檔閾值上。
中場均緘默 “冷靜期”形同虛設
從美國等境外發達資本市場的經驗看,一旦市場觸發熔斷機制,市場在暫停交易的同時監管部門和上市公司都會對市場異動進行說明,平緩投資者情緒。但從周一和周四A股市場觸發熔斷之后的情況看,監管部門和上市公司都毫無動作,這只會加劇投資者的恐慌。
建議:要發揮熔斷“冷靜期”的作用,就要讓股價波動較大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間進行情況說明,強化“冷靜期”的市場信息披露。同時,交易所、證監會等監管部門也應及時對市場流言予以證明或澄清,消除投資者的恐慌。
空頭可操作期指熔斷設置不合理
按現行熔斷機制,當滬深300指數尚未觸發熔斷時,股指期貨市場就可能已熔斷,這客觀上加大了空頭通過期指操縱指數的可能性。
建議:放寬股指期貨市場的熔斷幅度限制,至少要達到和二級市場熔斷閾值相當的程度。同時,股指期貨合約的標的不僅是滬深300指數,因此僅用滬深300指數作為股指期貨的熔斷基準指數并不合適。
覆蓋面偏窄空頭做空成本降低
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并不能完全反映A股市場的規模,但資金只要對滬深300指數施加影響,便可能導致A股市場另外2500余家上市公司因熔斷而無法交易,空頭只需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就可將多數個股逼入跌停。
建議:擴大熔斷機制的基準指數范圍,比如選擇市場覆蓋面更廣的中證500指數,或者根據不同市場設置不同的熔斷機制基準指數。
“熔斷”搶戲漲跌停制度失去功效
國際資本市場主要采取設置熔斷機制但不設置個股漲跌停板的交易規則,但A股卻是既有指數熔斷機制又有個股漲跌停板,同時熔斷機制的閾值設置又低于漲跌停板的幅度,這實際上給大盤設置了7%的漲跌停板,客觀上使個股漲跌停板失去功效,更麻煩的是,當指數跌幅達到7%時,很多尚未跌停的個股也會因為收市失去了交易資格。
建議:既然已有熔斷機制,個股漲跌停板可以適時取消。同時放大熔斷機制閾值,這才能最大限度兼顧市場流動性和避免市場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