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呼口號、搞運動的太多,比如以國家的角色去搞基金,都是納稅人的錢,將來能不能收回來完全不知道,如果把納稅人的錢打了水漂了誰來負責,沒有人負責。
1月8日,在創業邦100未來領袖峰會上,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在現場對話中表示,現在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人傻、錢多,啟動門檻低;現在也是創業最壞的時代,全民創業,搞運動,空口號太多。創業不是一件時髦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的孤獨難以言喻,最困難時也許誰都幫不上,偉大都是熬出來的。以下為精彩觀點摘錄: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創業是一件挺好的事,目前中國政府無論從全世界看還是從歷史上來看,以總理作為拉拉隊來支持創業,確實是很罕見的現象。這對年輕的創業者來講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錢多、人傻,這是最好的時代。錢多,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府通過國家的手段、通過政府預算來對創業者傾斜,比如武漢,一個不算發達的城市,能拿出來2000億作為創業母基金。人傻,現在一半以上做基金的人其實并不懂行,他們以前從未做過基金,并無經驗。同時,互聯網時代,年輕人創業的啟動成本大大降低。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是雷軍、是馬云,榜樣的力量更務實。
這也是個最壞的時代。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而在政府的鼓勵下,創業已經變成了一種運動、一種時髦。什么叫市場的力量?別管太多。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市場規則,不要什么都管,對于創業也一樣。國家是一個服務性的東西,但在中國有一個習慣是把國家凌駕于人民之上。
偉大是熬出來的
創業成功是一個非常孤獨的過程,在你困難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能幫到你。年輕人看到的更多是耀眼的光芒,而偉大是熬出來的,每個企業的成長都是需要時間的。游戲公司可能從創業到上市僅僅兩年時間,但絕大部分行業都需要很久。阿里也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才有的今天,在此之前,每一天都有可能死掉。
創業高潮,喜憂參半
2015年創業達到高潮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作為投資人,看到很多有才華的人不去當公務員,而去創業,我覺得很欣慰,這是一個好現象。對投資人來說,可選擇多了自然是好事。不過反過來說到公務員創業的,我覺得基本沒戲。
但這一年呼口號、搞運動的太多,比如以國家的角色去搞基金,都是納稅人的錢,將來能不能收回來完全不知道,如果把納稅人的錢打了水漂了誰來負責,沒有人負責。
VC賺錢的兩種方式:把蛋糕做大、套利
對于投資人來講,賺錢就兩種方法:一種是把“蛋糕”做大,一種是套利。比如股票市場:一種是長線的價值投資,一種就是短線套利。而在私募股權領域,套利的時間可能更長,幾個月或幾年的過程;做“蛋糕”則五年、七年、十年都有可能。兩年前投我買網,當時不到1億美元的估值,現在已經十幾億美金的估值,稱得上是獨角獸了。
很多人認為投資人特別貪婪,只認錢、冷血,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其實不是這樣。在人類歷史上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最有效的手段不是政府而是VC。包括PE、對沖基金,由于這些基金的存在才使國民經濟成為有效的市場。
致創業者
2016年,相對于傳統行業的冷淡,創業一定是最活躍的,創業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