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反壟斷調查進展:國產廠商10多條證據指控】據21世紀經濟報道1月12日消息,據獲得的一份安全殺毒廠商與微軟答辯會的記錄材料顯示,至少3家安全殺毒廠商提出了10多條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不開放、開放不充分導致國內安全軟件公司在Windows上生存空間被壓縮的證據。(中國證券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月12日消息,據獲得的一份安全殺毒廠商與微軟答辯會的記錄材料顯示,至少3家安全殺毒廠商提出了10多條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不開放、開放不充分導致國內安全軟件公司在Windows上生存空間被壓縮的證據。
1月5日,國家工商總局專案組對微軟公司進行了反壟斷詢問調查,要求其就工商總局對微軟公司涉嫌壟斷案進行調查以來獲取的電子數據中有關重大問題進行說明。
工商總局并未透露“重大問題”的詳情,但一位參與舉報微軟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新的信號。我們當初提交舉報材料、這個調查啟動之后就沉寂了。在我們以為調查擱置的時候,提出‘重大問題’算是一步進展了。”2015年初,業內一度有傳言稱“微軟調查因缺乏有力證據而終止”。
此次工商總局公告微軟的“電子數據有關重大問題”就來自其中,上述人士猜測,“相比于當初讓舉報方與微軟答辯的環節,這是個新方向。雖然不確定進展有多大,但至少工商總局應該是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據一份安全殺毒廠商與微軟答辯會的記錄材料顯示,至少3家安全殺毒廠商提出了10多條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不開放、開放不充分導致國內安全軟件公司在Windows上生存空間被壓縮的證據。
其中包括,多個操作系統函數不公開,使得安全殺毒廠商額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函數分析,企業多走彎路,且嚴重影響查殺效果;多個操作系統的API接口不開放,導致眾多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開發的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木馬防御系統的開發受到較大影響。但與此同時,微軟卻對國外殺毒軟件提供更多的API接口,對國內延遲甚至不提供,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國殺毒軟件在PC上的木馬查殺效果及能力達不到國際領先水平。
舉報廠商指責這是微軟為了搭售自己殺毒軟件而遏制其他廠商的競爭策略,對競爭殺毒廠商實施成本約束、對不同合作伙伴實施差別待遇。微軟并未回應這些指責,但微軟在答辯中稱,這些限制行為是在充分考慮用戶安全的基礎上實施的。
“類似的答辯會,2014年召開了好幾次。”一位參與答辯會的知情人士表示,“不只是殺毒軟件,還有其他的應用軟件、辦公軟件。”這其中包括廣為人知的WPS與office不兼容事件。此外,國內眾多手機廠商也舉報微軟收取的手機專利費涉嫌壟斷。據悉,微軟對每部手機征收8-9美元專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