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位金融專家表示,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可能會繼續(xù)下去,從而油價將會再創(chuàng)新低。該金融專家表示,因中國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使得大宗商品原油的價格跌破25美元/桶。
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是自2014年年中以來石油價格持續(xù)下跌背后的主要因素,供應過剩問題主要源于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迅速崛起,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拒絕減產。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從2014年7月的每桶110美元在周一(1月11日)已經跌至約32美元/桶,觸及近12年來的低位。
然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們堅持認為,近期石油價格的下跌歸咎于用來標價大宗商品的美元的“持續(xù)堅挺”。
由Adam Longson領導的摩根士丹利的一個研究小組周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并不是由于“基本面的惡化”,并且表示,強勁美元以及非基本面的因素將會繼續(xù)推動油價下滑。
報告進一步分析指出,人民幣的貿易權重約占衡量美元價值相對于其他貨幣價值的美元指數(98.6694, -0.1440, -0.15%)的21.5%,此外,摩根士丹利預測人民幣將進一步下滑,從而將進一步提高美元價格,,因而,國際原油價格將會進一步承壓。
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人民幣迅速貶值,僅需貶值15%就足以將國際原油價格打至20美元/桶。該行同時指出,一些分析師“極端”的價格預測認為貨幣將“輕而易舉”的將油價“鎖定”在20-25美元/桶的價格區(qū)間。
上周在世界各地的股市暴跌的背景下,對中國人民銀行將“大幅貶值人民幣”的預期進一步增添了市場悲觀情緒。
上周四,據路透通訊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決策者正在施壓并監(jiān)督人民幣貶值10-15個百分點。摩根士丹利突出強調,必須高度警惕,不僅要把注意力放在人民幣上,此外也應看到這可能導致大宗商品市場的下跌。
石油分析師預計2016年石油價格或將進一步下跌,近日油價已經在股市“巨震”的背景下走低。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在去年9月有一個悲觀的預期,即油價將跌破20美元,但當時同時表示這不是他們的最終預期。蘇格蘭銀行(RBS)近期就布倫特原油發(fā)布了其詳細預期,指出布倫特原油可能在26美元/桶的價位筑底,并且在未來兩年內將會一直保持在該較低價位。
然而,在國際上市場中仍有一些“樂觀情緒”揮之不去,Plurimi Investment Managers公司的首席信息官Patrick Armstrong周一表示,他們的研究團隊改變了對油價的預期,在2015年最近的9個月“做空”大宗商品之后,目前他們預計油價將會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