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中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雖然部分有趣味的傳統禮儀已因文明發展或簡化婚禮而被省略,但這些陳舊有趣的婚禮習俗仍保留下來且別具意義。
上面提親,聘禮就不得不說下了,這是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但婚嫁聘禮該給些什么,每個地方都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聘禮習俗,各地聘禮習俗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一起來感受一下我們國家中國傳統婚嫁習俗各地的有趣婚嫁聘禮習俗吧。
【京津地區】
京津地區融合了我國多個民族的文化,所以婚禮習俗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可分為北禮、南禮、旗禮、漢禮四種,到這個紀初,南禮逐漸融人北禮,形成北京婚禮特色。
傳統的結婚,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認可這門親事后,下一步就是“小定”禮。“小定”禮的多少有男方的財力決定,大多是四盒禮。在婚禮的日子選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龍鳳帖”之外,還需要有衣料首飾、酒肉、面食和水果四包禮物。
【江浙一帶】
媒人在“相看”過男女雙方品貌后,婚俗禮儀要行“文定”禮,交換男女雙方各自的生辰八字,男方把聘禮交給女方當面點清。
聘禮多是各地土特產,桑麻織物,績羅綢緞,茶葉及禮金等。女方的嫁妝越多越好,并借機來炫耀自家的財富,婚禮及其后的拜見禮等與北方大同小異。
【湖廣地區】
媒人在“合年庚”、看八字,并經兩方家長同意親事后,由媒人代換龍鳳帖,同時男方應下“小聘”禮,即一只金戒指、耳環,一對金石榴,以及聘金、檳榔、禮餅等。
女方在收到聘禮后,回以文房四寶、松糕等。待迎娶前,男方還要下“大聘”,俗語稱“行茶”。“行茶”時男方應準備好禮金、禮餅、煙酒、海味、魚肉等,女方如數接收后,回以衣物、鞋帽、餅、糖之類,并商定雙方婚禮日期。
【齊魯大地】
1、見媒人 正規結婚不論是不是媒人說的,都要有一個媒人,叫做“大媒”,媒人兩頭說好,表示雙方均同意。
2、定親 雙方家長見面,說定親事,然后男方給女方買一身新衣服,擺酒席。
3、要媳婦 定親后,結婚前,男方家派長輩人給女方家彩禮,首飾,雙方合八字,說定結婚時間,諸般禁忌等。這個環節里,女方在家里可以給長輩人見茶,改口,男方給見面禮(彩禮除外)
4、婚禮 拜天地,拜父母時,再給一個禮錢。有給新媳婦見面禮一說,但是要定親過后,或者說要定親,第一次來男方家,講究的父母會給一個買衣服的錢。
【東北三省】
東北三省的婚禮習俗和京津地區有些類似,但也不全相同。東北三省的“小定”禮,需要女方到男方家參加送禮和擺設的酒席。
在酒席中需要交換“龍鳳帖”,男方還需贈給女方一枚金戒指當作定情物。此外還需要準備四樣禮物,即雞一只;雞蛋八十到一百個;紅糖兩斤、粉條兩斤。定下結婚吉日后要過“大定”,其中包括了四季服飾、首飾、饅頭、酒等等。迎娶的前一天,是女方送嫁妝之日,嫁妝多為衣物、家具、首飾等等。
總結:中國傳統婚嫁習俗中漢族的婚俗繁雜得多。婚俗是世代延續下來的,各地婚俗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古老的婚俗傳統。因此,不同地方的婚嫁聘禮習俗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