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民幣貸款增加額創下歷史紀錄。
1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15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1.72萬億元,同比增多1.81萬億元。相比2009年的9.58萬億增長17.95%,相比2014年增長15.54%。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3萬億元,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人民幣貸款增加額刷新紀錄背后,主要得益于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和非金融企業短期貸款的增長,還包括票據融資和商業銀行向證金公司放款(即非銀金融機構貸款部分)。在信貸投放方向上,基礎建設投資以及房地產領域成為主力。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貨幣信貸總量穩定的同時注重結構優化,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棚戶區改造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
房地產去庫存加速
央行數據顯示,在新增的人民幣貸款中分部門來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3.87萬億元,同比多增581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819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5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5年購房貸款全年增加2.7萬億元,同比多增9368億元。購房貸款余額增速從2015年5月份以來持續回升,7個月累計上升5.7個百分點,反映購房需求正在回升。
房地產開發貸款盡管仍有所增加,但開發貸款余額增速從2015年6月份以來持續回落,6個月累計下降6.9個百分點,反映房地產潛在供給下降。此外,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占比達到92.7%。
盛松成表示,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一升一降,表明房地產去庫存化進一步加速。
央行數據還顯示,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7.38萬億元,同比多增898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0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4萬億元。而在2014年,短期貸款增加額為2.37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額為3.91萬億元。
2015年企業部門短期貸款增加額減少19.8%,中長期貸款增加額減少14.53%。這表明企業生產擴張意愿不強。
不過,交通銀行(5.52,-0.040,-0.72%)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2015年12月票據融資減少,中長期貸款新增 6388億較多,表明中長期投資力度加大,可能是經濟企穩的一個信號,可持續觀察。
在信貸投放結構上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盛松成表示,截至2015年末,產能過剩行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10.0%,建材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14.7%。
“社會融資規模中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增長持續低迷,反映了實體經濟去產能的情況。”盛松成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基礎建設和房地產貸款投放(包括開發貸款及個人住房貸款)是新增信貸的主要投放方向。這在國有大行的經營數據中可見一斑。
建設銀行(5.04,-0.050,-0.98%)201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新增占公司類貸款新增比例超過70%;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和新增均保持同業首位,房改金融業務市場占比持續超過50%。建行方面還表示,下半年將做好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配套金融服務,加大對小微、涉農、個人消費等領域支持力度,鞏固擴大個人住房、房改金融領域優勢地位。
工商銀行(4.19,-0.040,-0.95%)前三季度經營情況顯示,其信貸投放中,軌道交通、港口、公路等基礎設施、基礎產業與電子信息、文化等新興行業貸款增加2550億元,占公司貸款增量的84%。在個人貸款領域,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增長16.1%。農行方面也表示,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國家穩增長項目貸款增加2,200億元,占公司類貸款增量的74%。
信貸投向趨勢
2016年社會信貸投向將如何變化?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告訴記者,全行的信貸投向規劃將在春節前下發,基本的方向變化不大。將會繼續控制落后產能領域的信貸規模,同時加大對國家戰略和新興產業領域的支持,包括高端裝備(8706.44,107.670,1.25%)制造、環保等,同時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進行調整。
1月15日,國開行部署2016年經營管理工作時,首先提出重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和精準扶貧,全年將發放脫貧攻堅貸款1500億元左右;發放棚改貸款9500億元以上,全力保障續建及600萬套新開工棚改任務融資需求,這比2015年投放量增長26.5%。國開行還部署在鐵路、水利以及科技戰略新興產業貸款等方面的重點支持。
201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指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在戰術上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具體措施包括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等。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近期在一次論壇上表示,在中央處理“僵尸企業”去產能的過程中,將會鼓勵銀行逐步減少甚至不給這些企業貸款,允許“僵尸企業”破產,處理呆賬、壞賬。
他還表示,從2015年5月份開始全國房價和整體交易量出現逆轉,總體庫存量下降,房地產開發速度將會逐步回暖。此外,高達3萬億的基礎設施投資也有望在“十三五”起步之際得到落實,目前許多項目已經得到批準落項。
在采訪中,多家銀行信貸人士也表示,在2016年仍然看好并將保持對房地產市場的投放,但應注意地產開發貸的分化風險,信貸投放將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龍頭房企的項目,而對于個人住房貸款持續看好。
隨著傳統行業不良增加,銀行業對于去產能領域信貸投放變得更加謹慎。
記者了解到,在已經加強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產業嚴重過剩行業的信貸管理的基礎上,近日有銀行下發文件,要求對鐵礦石、鋼貿、煤貿等領域的融資申請暫停審批,保障融資安全。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控風險,要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平均水平以下。”一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