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延鋒
買房子,看學區!這樣的做法體現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一片苦心,但因此引發爭端的也不在少數。
濟南房地產市場最近的一起爭端,是萬科城的學區房問題。“當初開發商承諾,小區內配建的學校將與歷下區的名校簽約,但到現在也沒有簽約。”萬科城的業主丁女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正因如此,一些業主16日來到萬科城售樓處,拉起“維權”的橫幅。
萬科城一名相關負責人18日向導報記者回復稱,開發商已經做了很多努力。“2014年下半年,我們幾乎要與某一名校簽約。但歷下區教育局后來禁止開發商在學校移交前進行冠名和宣傳,所以最終沒有簽約。”
歷下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向導報記者回復稱,原則上開發商只負責學校建設,學校建好之后移交教育局,如何辦學由教育局決定。所以,購房時要警惕開發商以學區房為噱頭吸引購房者的行為。
丁家莊小學拆遷傳言引沖突
本月16日,濟南(樓盤)萬科城業主就學校問題聚集在售樓處,并打出“維權”橫幅以示抗議。
萬科城業主們的抗議,緣于萬科城在一期銷售時對業主的一些承諾。“當時置業顧問曾經很明確地說,萬科城內配建的學校要與歷下區排名靠前的優質學校簽約。”丁女士說。更有至少兩名業主向導報記者表示,置業顧問曾經說,要與“歷下前三”的學校簽約。
“歷下前三”之說難證真偽,但與歷下區優質學校簽約的承諾,是一定存在的。萬科城的業主此前已多次發起維權活動,2014年 8月,萬科城相關負責人在與業主溝通時明確表示,將在2015年元旦前與歷下區的優質學校簽約。
但到了2015年元旦,萬科城仍未完成簽約,業主再次發起維權活動。萬科城相關負責人此時表示,由于政策變動,與優質學校簽約已經是萬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超出了萬科的能力范圍。”
萬科城上述負責人向導報記者解釋,2014年8月以后,萬科城與某一個名校幾乎達成簽約,但后來,歷下區教育局禁止開發商在學校移交前進行冠名和宣傳,所以簽約一事最終未能達成。
在萬科城售樓處也貼了一份歷下區教育局在2014年11月25日的一份回函,其中表示:
“萬科城”項目配建教育設施暫定名為“萬科城配建學校”,需按照相關的建筑標準及要求與項目同步建設并按期完工,經驗收合格,具備開學條件后,移交給歷下區政府相關部門;待業主實際入住且適齡子女達到一定的數量時,教育局將根據配建學校的設學規模,配置高標準的教育裝備、一流的管理團隊和一流的師資隊伍,從起始年級起適時(秋季)開學。
也就是說,萬科城只負責建設學校,教育局負責配建學校的師資隊伍、教育裝備等。但教育局承諾,將“配置高標準的教育裝備、一流的管理團隊和一流的師資隊伍”。
本次萬科城再起沖突,則是由丁家莊小學的拆遷傳言引起的。
目前有消息稱,因丁家莊拆遷,丁家莊小學也將拆遷,而丁家莊小學的師資、學生有可能遷入萬科城內的小學。由于業主對丁家莊小學的師資有所擔憂,便再次走上街頭發起群體性事件。
對此,萬科城前述負責人表示,教育局已經對開發商及業主承諾,丁家莊小學不會遷入萬科城。
開發商難脫責
濟南萬科城連續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對萬科的企業形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對于萬科城學校問題,萬科城相關人士的主要解釋是由于政策變動導致企業無法再與優質教育資源簽約。這個說法是否成立?
導報記者18日聯系了歷下區教育局,上述負責人表示,從原則上講,開發商通常只負責學校建設,學校建成之后移交教育局,教育局負責師資配備等。在前些年,由于監管不嚴,確實出現某些開發商在學校移交之前就與學校簽約,并以此為噱頭大肆宣傳。由于類似事件引發了諸多糾紛、投訴,教育部門也被綁架,因此近兩年來,教育部門禁止開發商對學校移交前進行相關宣傳。
從教育局的回復可以看出,萬科城能否簽約并非開發商能夠決定的,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開發商完全“脫責”。
除了萬科城,最近濟南市場上因學區房發生糾紛的不在少數。通常情況下,開發商有口頭承諾,業主是受害者,但業主通過合法途徑維權卻很艱難。
“學區房的糾紛非常多。但在通常情況下,學區房不會出現在合同的明文表述內,多是置業顧問的口頭承諾。有的開發商甚至會與業主簽訂補充協議,約定開發商的廣告只是宣傳,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業主在學區房發生糾紛后若要維權,走司法途徑通常十分艱難,敗訴的概率很大。”山東一名地產界人士表示。
由國家工商總局出臺的《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將在2月1日實施,其中第18條明文規定:房地產廣告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也就是說,自2月1日開始,售樓禁打“學區房”的廣告。這為之前頻繁出現的“學區房”糾紛帶來一線希望。